举人李韶绎、翰林李晋熙老师--雷州知府周毓桂

标签:
文化 |
分类: 翰林李晋熙文化 |
举人李韶绎、翰林李晋熙老师--雷州知府周毓桂
清朝咸丰五年(1855),雷州城城池已多有颓圮。咸丰六年四月,县绅李韶绎等呈请知府郭椿寿、知县和纶,请求发动官绅捐款大修城垣。六月,开始修补城池。八月,椿寿调补廉州知府,周毓桂接任雷州知府,也认为修城非常有必要。当他发现大家捐的钱只有工程量所需的一半资金,府县又财政拮据,朝廷拨款困难时,随即捐俸并带动大家继续捐款,同时继续委托李韶绎主持工程。众志成城,咸丰九年(1859)三月,雷州城池告竣。
周毓桂在修城碑记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有了城池这个地利,还远远不行,必须讲究人和:“为政者务必修德以结人心,岂区区城郭沟池以为固!”咸丰十一年(1861年),当匪贼攻打高凉地区,周毓桂任命李韶绎总办府城团练事务。李韶绎用心操练兵勇,再加上雷州城已修复城池,雷州籍此得保平安。
周毓桂在雷州把“修废举坠”作为重要工作。当他发现海康县(今雷州市)韩公桥至东园铺长20余里的石路破损严重,崎岖难行,便在同治元年(1862)正月与知县刘超等人带头捐款,重修此路;修复工程于同年七月告成。
周毓桂在雷州任职时非常重视教育,多次视察学宫,并且善于发现人才。雷州府试中,他发现李晋熙虽年轻,文章却写得特别老成,就把李晋熙的名字放到前茅,后来李晋熙不负众望,考中进士;李韶绎在周毓桂离开雷州不久也考中了举人……
周毓桂在任雷州知府期间,还曾整治“市容卫生”。同治元年三月,有些屠夫、鱼客早晚聚在雷州府学宫前面的文明坊卖东西,造成这一带吵闹喧嚣。周毓桂认为这里有雷州府衙门、有雷州府的最高学府,宜讲究清静、文雅、卫生、道路通畅,便在文明坊的西墙根树示照石碑,要求屠夫鱼客集中到百步之外的瑞星池市场去经营。
同治二年(1863年),飓风大作,巨浪滔天,冲毁了雷州东洋海堤,附近一带村庄良田被淹,很多房屋倒塌,百姓损失巨大。周毓桂关心百姓疾苦,随即开仓赈饥;还委托李韶绎、举人劳思澄修补堤围。
周毓桂在雷州任职期间,始终能坚守节操,廉洁奉公。后来,周毓桂以“卓异”被保荐任潮州知府,同治十一年(1872)改任惠州知府,死在惠州任上,后祀于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