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美丽的海滨小城_加勒【斯里兰卡】

标签:
转载 |
![[转载]美丽的海滨小城_加勒【斯里兰卡】 [转载]美丽的海滨小城_加勒【斯里兰卡】](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加勒,位于斯里兰卡南部,距首都科伦坡大约100公里处
这座美丽的海滨小城,以加勒古堡而闻名
古堡不仅拥有环城要塞的雄伟气势,还有环海的优美自然风光
【灯塔】白色灯塔建于1938年,高18米
耸立在椰林之中,在连天白云的映衬下,愈发挺拔耀眼
在锡兰很多旅游宣传品上,都能看到灯塔的身影
![[转载]美丽的海滨小城_加勒【斯里兰卡】 [转载]美丽的海滨小城_加勒【斯里兰卡】](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欧陆风情古城】
古堡的历史,可谓命途多舛
加勒古堡,三面环海,是大航海时代欧洲前往远东的重要枢纽
从公元前后,最早以色列所罗门王的垂涎,到葡萄牙人占据后修筑城堡
从荷兰人的占据后改建要塞,再到英国人的彻底殖民,直至1948年锡兰独立
......
由于这种历史的原因,加勒城堡保留有大量的殖民时期的古建筑
一座融合了欧洲和南亚传统建筑风格、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
俨然一座欧陆风情古城
198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文化遗产_加勒老城及其堡垒1988】(摘自网络)
加勒老城的存在充分展现了17世纪与19世纪期间欧洲建筑与南亚传统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
当地的建筑师们使这些建筑物良好的适应了斯里兰卡地理、气候、历史及文化条件,
198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
加勒老城始建于16世纪,由葡萄牙人所建,
在18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在英国人入侵之后,开始逐渐衰败。
加勒老城由南欧人和东南亚人共同修建,
是一个融合了欧洲和南亚传统建筑风格的典型堡垒城市。
(加勒古城俯瞰图,来自网络)
加勒古堡,三面环海,是大航海时代欧洲前往远东的重要枢纽
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所罗门王朝时期,以色列人将这里的宝石、香料等大量运往耶路撒冷
大航海时代,又吸引了葡萄牙人的目光,他们占据出海口,修筑了加勒的第一座城堡
......
而真正让这里得以发展的,还要算是后来赶走了葡萄牙人的荷兰人
1640年荷兰人占领了这里,为了显示在斯里兰卡统治坚不可摧
在加勒建立了一座占地36万平方米、多层围墙的城堡,扩建了要塞,设计了网状街道
据说,荷兰人的城墙,甚至还在400年之后挡住了2004年的巨大海啸
之后,大英帝国又赶跑了荷兰人,对要塞再次进行扩建,修建了客轮码头
加勒在18世纪达到发展高峰,直到科伦坡防波堤建立后才逐渐衰落。
【旧门】
城门上有块浮雕,两只狮子分立两旁,顶上是一只公鸡
VOC则代表着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荷兰东印度公司
杏黄色的墙壁,古老的铁质街灯,呈现出荷兰殖民时期的印记
【荷兰教堂】Dutch Reformed church
这座纯白色的荷兰教堂,建于1755年。因年久失修,外墙已经斑驳脱皮
教堂的内部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和普通的教堂一样,小巧简朴
【圣公会教堂】
圣公会教堂是一座哥特风格的小教堂,外表看上去还是很漂亮的
但是教堂的内部却和荷兰教堂一样破旧,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
【米拉清真寺】
这座白色的清真寺,就在海边灯塔斜对面
不似通常清真寺所具备的宣礼塔和圆圆的屋顶
猛一看还以为是一座教堂
斯里兰卡是个贫穷又饱受动乱的国家,却有着丰富而良好的国民教育
最感慨的是:人们脸上永远带着微笑,街巷总是一尘不染
她们是幸福的,她们的幸福发自内心
【高跷立钓】
高跷立钓,是斯里兰卡当地传统的捕鱼方法,被称“世界上最牛钓鱼方式”
据说,要掌握这种世代相传的钓鱼功夫,不仅要有良好的平衡能力
还要经受海风、日光的考验,有时在上面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我们赶到时,水雾特别大,巨浪翻滚,相机打湿了也浑然不知
而今,所谓“高跷立钓”,早已成为旅游表演项目
游客小心翼翼踩在湿滑的苔藓上,轮番与钓者摆拍留念,乐此不疲
【小花絮】
因为看高跷立钓时,牛仔短裤被彻底打湿,贴身湿漉漉,坐不得站不得哒
无奈,只好用两条大围巾,仅仅包裹住下半身,还好没有漏光
(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