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云台山红石峡游记

标签:
转载 |
文、图/江边鸟
早晨从郑州出发,参加云台山的两日游。
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不到十点就赶到了云台山。
云台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是一处以太行山岳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
进入云台山景区大门后就随着导游乘坐景区交通车前往红石峡。
红石峡,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进入红石峡景点,只见四周为高山,中间为峡谷,秋高气爽,山峦起伏,郁郁葱葱,深谷幽壑,寂静无声。
这是位于崇山峻岭中的一条峡谷,是少有的北方丹霞地貌景观。红石峡还有一个名字,叫温盘峪,因峪内夏日凉爽宜人,隆冬青苔卉莳草翠,故称温盘峪。这里潭溪涧壑,与溪流打磨的红石一同组成了云台山景区具有代表性的石貌水景;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称赞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
踏上一座长长的石桥,俯视桥下,才看清弯弯曲曲的峡谷,在深深的谷底像蚂蚁般的游人鱼贯而行,迂回曲折,成为风景的一角。
下陡坡,过陡岩,沿着一条弯曲的阶梯路,一步一步地下到几十米深的谷底。第一印象就是震憾,深数十米的峡谷,外旷内幽,奇景深藏,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一个巨大盆景,又似名山大川的浓缩,真的是山水精品长廊。
红石峡为单行线景点,只能往前走,不能走回头路。
红石峡是一条由红色石英砂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线状峡谷,千百万年来,由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切割,使这里的红色石英砂岩形成了丹崖断墙和高悬于丹崖断墙之上,长2000米,深达百余米,宽仅数米至数十米的碧水丹峡。峡内瀑泉飞泻,溪潭珠串。
下到谷底的第一景就是白龙瀑,只见那峪内第一挂瀑布,共分三叠,垂直落差数十米,上两段短而隐,下一段长且露,状若飞雪玉龙,银光闪闪。白龙瀑下就是白龙潭,瀑布终日不息地落入白龙潭中,潭水却不增长,也不外流。听说是潭下有一条暗河,河水的出口在数十公里之外。
进入黑龙洞,洞长30米,洞内奇景通幽,微风送爽。在这里既可闻涧内涛涛水声,又可看飞岩陡壁,险情奇趣。
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只见涧水分切山体,从而急流而下,绝壁高耸,崔巍对峙,山体相合只留一线天地。在一线天内行走,不得不贴近崖壁而行,因为路窄,仅能一人通过。仰望苍穹,两壁虎峙,天空被夹成一条缝;俯视山谷,下面是无底的深渊。踩在光滑湿润的石径上,不免战战兢兢的。
峰回路转,一步一景,十步一趣,潭瀑相映成趣,唱和有韵,山树错综盘绕。漫步崖壁栈道,尽可领略丹崖、碧水、蓝天构成的一幅幅经典画卷,还可欣赏砂岩层内的交错层理,层面波迹,龟裂构造等丰富的沉积遗迹。
路随石转,石转景开。一座石桥,桥下有三个石洞,类似石拱桥,形成了三股瀑布,桥洞急流奔涌,很是壮观。桥面很窄,只容两人并行。
红石峡,就是以红色的石头组成的峡谷。红石峡中,遍地是火红的一层一层的岩石,像熊熊烈火一般。红色砂石耸立在山路两侧,这些砂石,凹凹凸凸,纹理自然,飘逸潇洒,如行云,似流水,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峡谷下面那潺潺的流水声,激昂交错,沿着陡峭,山石层层叠叠,贴着山崖前行,小道弯弯曲曲,最窄处只容一人通过。若是不小心,个子高的人难免不会被山石碰头。脚下是万丈深渊,望着峡谷里的山山水水,既险又秀。行走在小径上,两边的山岩湿漉漉的,泉水在岩壁上流动,细小的山泉从石缝中挤出来,向游人展示它们的风姿,一会儿涓流淙淙,浅吟低唱;一会儿点点滴水,叮咚作响;一会是一泓水,激流而下,真是一淙淙,一串串,一滴滴。
峡谷红石峡长2000米,最宽处不过20米,最窄处不到5米,集秀、幽、雄、险于一身,容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这里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
黄龙潭,峡宽二三十米,水深处湛蓝无比,水浅处清澈见底。拥有大量且极具观赏性的奇石。黄龙瀑,银白色的水体从谷顶倾泻而下,潇洒飘逸,瀑布之声如急雨,如裂帛。
黑龙潭,至幽至奥,碧绿的潭水映衬着朱红色的山体所透出的明丽鲜艳的奇景。水声轰鸣,震耳发聩,顺声而寻,只闻水声,不见水流。正纳闷间,峰回路转,只见一瀑布从高山之上直挂下来,气势雄伟,飞流而下,凌空飘落,掷地有声,声如奔雷。使人不由得不称赞道绝。未曾近前,已有飞沫溅到身上,直撞入游人的怀里,温润凉爽。
红石峡的石头确是很险,看那一块千年悬石,就夹在两座峭壁间,摇摇欲坠,站于石下难免心惊肉跳。红石峡的石头也很奇,同心桥上的三个相连的空心石,它身处碧绿的水中,不管水面有多大的变动,它浮出水面的高度依然不变。红石峡的石头是那么千姿百态,有的像一个乌龟壳,有的像一把逍遥椅,还有的像棋盘。
移步换景,眼前豁然开朗,“黄龙潭”就在眼前了,这是红石峡最宽阔处了,峡宽二三十米,宛如一个巨大的方镜,镶嵌在峡中,潭水清澈透明,潭底彩石历历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那彩石,宛如散落在潭中的珍珠,熠熠生辉。
红石峡中有九潭,曰“九龙潭”,是古时九龙栖息地。因为龙的盘踞地不同,分别为“白龙,子龙,眠龙,醒龙,青龙,黄龙,卧龙,黑龙,首龙。
红石峡的泉、瀑、潭很多很多,真是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记不清经过了多少泉,多少瀑,多少潭,只见一条条瀑布从天而降,水花飞溅,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一条条泉水顺着石缝滴答滴答缓缓流动;一个个深潭静静地躺在那儿,宛如一块块碧玉。由于长年水流不断,石壁上生出许许多多的苔藓,碧绿的苔藓一层层,一串串。
峡谷不是很长,上坡,出了峡谷就是子房湖。站在子房湖的大坝上,北望子房湖,有一种“高峡出平湖,子房生神韵”的感觉。这个湖,系当年汉朝刘邦的名相张良隐居的地方,因为张良字子房,故此得名。站在大坝上,南望红石峡,在深涧中蜿蜒,那山路就像一条曲折盘桓的长龙,在深涧的半腰处蛰伏着,还能听到峡谷中潺潺的流水声。
出了子房湖坝首,随着导游返回岸上村用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