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烈士纪念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中心“轩亭口”。古“轩亭口”相传始建于唐。屡建屡废,现已荡然无存。此地历来是绍兴的闹市中心,正处贯通南北的大街和府治前的府横街的交接处,正像鲁·迅·在他的著名小说《药》中所写的“丁字街”。景点在绍兴市城内解放路轩亭口,1930年为纪念秋瑾烈士而建,碑址为1907年7月15日秋瑾就义之地,碑呈纵长方体,通高7米,由碑座、碑身和碑帽三部分组成,碑座边长3米,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于·右·任书《秋先烈纪念碑记》。
碑身镌有张静·江书“秋瑾烈士纪念碑”字样。碑四周设栏板加以保护。
下图、古轩亭口牌坊(西面)。对联:稽山镜水形胜地
侠骨英风名士乡
下图、秋瑾烈士纪念碑
下图、回望“古轩亭口”牌坊东面。对联:冷雨流尽侠女血
春风唤回英雄魂

下图、秋瑾烈士纪念碑,西面
下图、《秋先烈纪念碑记》,蔡元培记
于右任书
下图、秋瑾烈士纪念碑,北面
下图、秋瑾雕像和“巾帼英雄”照壁
下图、秋瑾雕像
下图、正在进行修缮施工的“解放北路”和“秋瑾烈士纪念碑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厦门。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