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王庙

分类: 京城畅游 |
交通:从市区到大王庙,公共交通很不方便。目前,仅有313路公共汽车直通大王庙,但一天只发三趟车。分别为早晨6:30、中午11:30、下午16:20从“丰台体育中心”发车,途经:北大地、抗日战争雕塑园、晓月苑小区、老庄子、北天堂村等15站,到达终点“大王庙”,在庙前广场掉头后立即返回,返程终点为“丰台路口”。单程票价1元,可以刷卡。
门票:免费
下图、大王庙前院西侧房屋为办公用房、展览室和法物流通处
下图、大王庙山门殿,殿前为“放生池”,一座单孔石桥从葫芦形的放生池中间跨过,桥面上是石雕的五朵荷花与莲蓬造型。
下图、放生池的东池内雕有一条石龙,作回首眺望庙门状。
下图、放生池的东边,有一棵公元1890年栽植的老槐树,树龄已有123年了,有高梵赠其名曰“灵感树”。
下图、这口古井位于山门殿外东侧,井内依然有水,但已不能饮用了。
下图、 大王廟
大王庙坐北朝南,是一座道教庙宇,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总面积1322平方米,其中殿宇建筑面积582平方米。
大王庙为什么选址在这里兴建呢?说来话长:早在120多年前的清光绪16年(公元1890年)夏,永定河发生了特大洪水,大王庙所在的河堤处溃决,形成巨大缺口,洪水从这里泛滥开去,并淹至今北京外城的广安门一带。当时光绪皇帝下令,命顺天府及宛平县的各级官员、民工一起治水,以保证皇城安全。由于各级官员和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抢险筑堤,“官员无一人旷职、民工无一人旷工”(此语出自当时记载此次抢险筑堤治水经过的《北上二号漫口合龙碑》碑文),终于制服了洪水,保证了沿岸各村庄及京城的安全。奏报传入朝廷,光绪皇帝非常高兴,亲自题写了“金堤永固”匾额,赐予参加治水的官员,以资奖赏。慈禧太后闻说,也亲自题写了“永佑安澜”匾额赏赐官员。各路官员为感皇恩,经大家商议,把修复、稳固堤坝剩下的银两及材料,修筑一座治水庙,以安放皇上、太后所赐的匾额并做纪念。由于这座庙是用治水节余款和材料修建的,所以显得非常简陋,没有使用琉璃瓦等一般庙宇所常用的材料。所以又被人戏称为“穷”大王庙。
对联:神灵护佐
化险为夷(世良题)。此联虽挂在门口两侧,实际上并不是对联,据说是当时建大王庙时,参与治水的二位大臣所题写的二块匾额。在大王庙的山门殿内以及第二进院落正殿仍可以看到此联,不过是书写者和字体不同罢了。
下图、“先天一气威灵显化天尊”被供奉在佛龛之内,因玻璃反光,只有从侧面拍摄才能看清天尊的面目。
下图、这是位于“先天一气威灵显化天尊”右侧的“北斗隐光宫右弼星君”立像
下图、这是位于“先天一气威灵显化天尊”左侧的“北斗洞明宫左辅星君”立像
下图、这是在“先天一气威灵显化天尊”佛龛后面的匾额:神霊護佐
下图、穿过山门殿,是大王庙的第二进院落,这是主殿“大王殿”前的香炉。
前排篆书对联:神灵护佐
后排行书对联:一片诚心灵通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