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当我举头望着天空中飞过一排排大雁,就立刻勾起我一段难忘的往事。
那还是很久以前,我在农村念小学时候的事情。一个深秋的季节,初霜早已把漫山的枫叶染成了一堆堆燃烧的篝火。远山茂密的落叶松林和近处斑驳的草丛,也由翠绿变成了淡黄。这时,地里的庄稼大多已割倒拉走。整个田野像个慷慨无私的流浪汉,热情解囊把东西拱手送给别人,现在已两手空空了。残留在地里的枯枝败叶,在秋风的嬉戏下摇摆着、飞舞着。
天空中时有一排排南归的大雁鸣叫着,声音中含有几分悲凉哀怨,也有几分痛苦和酸楚。好似性情急躁的寒潮抢先跨过了门槛,弄得它们一个个措手不及,但又不得不在慌忙中踏上南飞的旅程。
那天傍晚,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水田边拾了一气儿稻穗儿,然后又跑到河套边捉起了泥鳅。直到村里的炊烟向我们招手呼唤时,才想起了回家。伙伴们比我先走了几步,我刚想朝他们喊:“等我一会儿──”忽听河滩的草丛里传来“嘎嘎”的叫声。我顿时一激灵,停住了脚步。悄悄拨开草丛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雁躺在地上。看那样子是受伤了,翅膀上还沾着斑斑血迹。当时我兴奋极了,连忙上前把它抱在怀里。受伤的大雁挣扎了几下,哀叫了几声,后来知道挣脱不了,就不再枉费心机了。
小伙伴们听到消息后,一个个都惊喜地跑过来观看。大家都很兴奋,欢喜雀跃之后,就争论起饲养它的各种美妙的设想。
此时,山后的夕阳早就收起它那华丽的纱幔。当我们踏上回村的路时,我无意中猛然回头,在河滩的草丛里又发现一只大雁向我们翘首探望。它眼望着被我们擒走的同伴,失声地哀鸣着。那声音悲凉凄凄,使人感到就像一对亲人生离死别般的心酸。当时万没想到,由于我一时的儿戏,竟将它们活活拆散,以至在我内心深处造成了几十年后也无法弥补的缺憾。
小胖墩儿见这情景顺手拾起一块石头,朝那河滩“嗖”地撇了过去。可是那孤雁高低不想离去,仍然举目望着,望着。直到我们的身影消逝在暮色中,它才披着如血的余辉,展起褐色的翅膀哀鸣着,向着远处的山谷里飞去了。……
回到家,我给受伤的雁做了认真包扎。第二天怕它跑,就放在一个木笼子里。给它端来了米饭,半个香喷喷的饽饽,还有可口的菜汤。可是它就是不吃不喝。它望着周围一双双陌生的眼睛,心里好似充满了恐惧和惊慌。是不是怕见人不敢开口,或者喜欢吃生米而不爱吃熟食?我把周围人赶走了,然后又给它撒些苞米粒,它仍不吃,好像发誓要绝食一样。
奶奶说:“放了它吧,你们无论怎样热心伺候,它也不会喜欢你们的笼子的!大雁是候鸟,春来秋去喜欢自由,眷恋自己的同伴儿。人都喜欢自由,何况鸟呢。”
叔叔也说:“你们养不活,不然就得害死两条性命!”
我不明白他们话的含义,只知道好不容易捉到手,放了实在舍不得。再说,它的伤还没好,也飞不起来呀!
我不相信奶奶和叔叔的话,决心要养活它。白天上学,怕黄狗和家鹅侵害它,我把木笼子上了锁,里面备足了食料和水。晚上放学回来一看,里面的东西仍然没见减少。没过两天,它竟活活饿死了。它的死使我和我的小伙伴儿都十分沮丧。我们将它埋葬在山脚下,还立了一个小小的墓碑。
后来,我割草时,在离河滩不远的山冈上,又发现了一只死去的大雁。这只雁身上没有一点儿伤痕,显然不是被人打死的。若毒药所至为何就一只?奶奶和叔叔都说,这只就是那只受伤雁的伴侣。它准是见自己的同伴儿被人擒走,无法过孤寂的生活,在十分痛苦悲哀的情况下含恨而死的。
听了这话,我心中立刻难过起来。这都是我的过错造成的。一对好端端的情侣,在南飞的途中遭到了不测,我不但没帮它们解除危难,反而将这对情侣活活拆散,难道这不是罪过吗?
后来我上了中学。在上生物课时,老师不只一次地向我们讲述,人类和鸟应该友好相处的道理。并说,大自然中的候鸟有好多这种情形,即雄鸟雌鸟一方被捉,另一方便会忧伤地死去,有的甚至会造成一个家族的死亡。多么动人的故事啊!它们这种相依为命从一而终的精神,难道不使我们为之敬佩吗?
从此后,每当秋末,仰望着一队队雁群从天空掠过,发出哭泣般的鸣叫时,我的心中也常常随之一阵抽搐。想起童年时由于无知而造成的过错,就要潸然泪下。
从此后,我每当望着行行的雁队,就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举目望着望着,直至它们飞过遥远的天际,还不肯离去。心中还一直默念着:飞吧,飞吧,祝你们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