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同步阅读五年级下册《刘姥姥进大观园》《香菱学诗》

(2013-07-17 07:16:21)
标签:

杂谈

语文同步阅读五年级下册
 
刘姥姥进大观园
 

本文根据《红楼梦》有关章回改编。原著曹雪芹,改编者刘蕊。

周瑞家的告诉凤姐刘姥姥又来看望,可巧被贾母听见,问刘姥姥是谁,凤姐回明了。贾母说正要找个老人聊天呢,叫过去见见。刘姥姥竟不敢去,经平儿劝说,才跟了过去。贾母见了姥姥,便留她在园子里多住几日。刘姥姥自是将些村野见闻说给贾母等听。

贾母和王夫人及众姐妹商议着给史湘云还席,宝玉提议就摆在园子里吃。次日天气晴朗,贾母等人都到了园里,刘姥姥也带着板儿来了。贾母拣了一朵大红的菊花簪在鬓上,让刘姥姥也戴一朵,凤姐儿便拉过刘姥姥来,笑道:“让我打扮你。”说着,把一盘子花横三竖四地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刘姥姥也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她脸上呢,把你打扮得成了老妖精了。”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

吃饭时,凤姐与鸳鸯商议要拿刘姥姥取个笑儿。鸳鸯便拉着刘姥姥悄悄嘱咐了一番,刘姥姥道:“姑娘放心。”入了坐,贾母说声“请”,刘姥姥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众人先还发怔,后来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不笑,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着凤姐给她的镶金象牙筷,沉甸甸的不听使唤,说:“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哪里犟得过它。”又夸那鹌鹑蛋:“这里的鸡儿也长得俊,下的蛋也小巧。”凤姐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刘姥姥伸筷子去夹,哪里夹得起,好容易撮起一个来,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到地上。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她笑。

吃毕饭,贾母一行又看了黛玉、宝钗、探春等的住处。凤姐备好一圈坐椅,让边吃酒边行令,等待梨香院的戏开台。刘姥姥怕打了瓷杯,要换木杯喝酒。凤姐便命取了那杨根雕的十个大套杯来,说:“要吃遍一套方使得。”刘姥姥又惊又喜,边玩味那杯边上的字画边道:“我还是小杯吃吧,把这大杯收着,我带了家去,慢慢地吃罢。”说得众人又笑起来。

鸳鸯命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贾母薛姨妈都道:“慢些,别呛了。”薛姨妈又命凤姐布个菜。凤姐夹了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这茄子,弄得可口不可口。”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众人笑道:“真是茄子。”刘姥姥诧异道:“真是茄子,姑奶奶再喂我一口细嚼嚼。”凤姐儿又夹了些给她。刘姥姥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告诉我是个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刨了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还有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就是了。”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那得多少只鸡配它。怪道这个味儿。”

席散后,大家随着贾母在园内游玩。贾母携了刘姥姥同行,刘姥姥又向贾母道:“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众人不解,因问:“什么雀儿变俊了会说话?”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的黑老鸹子,长出凤头儿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

贾母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迎进去。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撞了是罪过。我们就在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妙玉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叫二人随她出去。宝玉悄悄地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领她二人进到耳房内,妙玉亲自在风炉上煮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宝玉便轻轻走进来,笑道:“你们吃体己茶呢!”黛玉、宝钗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蹭茶吃!这里可没你吃的。”妙玉命道婆将刘姥姥吃过的茶杯搁到外头去,另拿出两只杯来,斟了茶递与宝钗与黛玉,却将自己平日用的那只绿玉斗斟了茶递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道‘世法平等’,怎么她两个就用那样的古玩奇珍,我的就是这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了,你可吃得了这一海杯?”宝玉喜得忙道:“吃得了。”妙玉笑道:“你虽吃了,也没这些茶给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这一海杯,更成什么了?”说得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黛玉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宝钗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黛玉走出来。宝玉对妙玉赔笑说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我那贫婆子罢,她卖了也可以度日。你说使得么?”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你要给她,我也不管,你只交给她快拿了去罢。”宝玉道:“自然如此。只交给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给宝玉。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人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厮到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茶杯出来递给贾母屋里的小丫头拿着,说:“明日给刘姥姥带回家去罢。”

贾母因觉身上乏倦,便命王夫人和迎春姐妹陪着薛姨妈去吃酒,自己往稻香村来歇息。凤姐、李纨和众丫头婆子跟随去了。

鸳鸯仍带着刘姥姥到处逛,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哎呀!这里还有大庙呢。”说着,便趴下磕头。众人笑弯了腰。刘姥姥道:“笑什么?这牌楼上的字我都认得。”众人笑道:“你认得这是什么庙?”刘姥姥便抬头指着那字道:“这不是‘玉皇宝殿’!”众人笑得直拍手。刘姥姥这时觉得肚子里一阵乱响,忙拉着一个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要解裙子。众人笑着喝住她:“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她走了。那婆子指了个地方,便走开去歇息。刘姥姥喝了些酒,又吃了许多油腻饮食,多喝了几碗茶,不免泻起肚子来。蹲了半天,忽一起身,只觉眼花头晕,辨不出路径。只得顺着一条石子路慢慢地走来,走到一所房子跟前便进去了。进了房门,迎面便见一个女孩子满面含笑地迎出来。刘姥姥忙笑道:“姑娘们把我丢下了,叫我碰到这里来了。”那女孩子却不答。刘姥姥便赶过来拉她的手,却咕咚一声把头碰得生疼,仔细瞧了一瞧,原来只是一幅画儿。转身进了个小门,刘姥姥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想找门出去,却找不到,刚从屏后找到一个门,只见一个老婆子也从外面迎进来。刘姥姥诧异,心中想:莫非是亲家母?便问道:“你也来了,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去找我来了,哪位姑娘带进来的?”又见她戴着满头花,便笑道:“你好没见过世面!见这里的花好,你就不顾死活戴了一头。”那老婆子只是笑,也不答言。刘姥姥便伸手去羞她的脸,一下子摸到那老婆子的脸冰凉挺硬的,把刘姥姥吓了一跳,猛然想起:“常听见富贵人家有种穿衣镜,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吗?”想毕,又伸手一抹,再细一看,果真是面镜子。只听咯噔一声,原来按动了西洋机关,露出门来。刘姥姥又惊又喜,走出来,看见一张精致的床帐,便一屁股坐在床上,身不由己地歪身睡倒。

众人不见了刘姥姥,便四处寻找。袭人心想:“别迷了路,顺着这条路到我们后院去了。我瞧瞧去。”进了怡红院,袭人听到鼾声如雷,闻见酒屁臭气满屋。一瞧,只见刘姥姥伸手伸脚仰卧在床上。袭人忙上来将她推醒。刘姥姥惊醒,睁眼看见袭人,连忙爬起来,道:“姑娘,我该死!好歹并没弄脏床。”袭人恐惊动了宝玉,摇手叫她别说话,悄悄地笑道:“不相干,有我呢,你跟我出来罢。”

次日,刘姥姥带着板儿来向凤姐辞行,又说:“虽然住了两三天,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过了。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我这一回去没别的报答,唯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凤姐告诉她,昨日老太太和大姐儿都着了凉,又想起大姐儿还没有名字,便让刘姥姥取个名儿,借她的寿压压邪。刘姥姥问了大姐儿的生辰,听说是七月初七日,便说就叫巧儿正好,若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儿来。凤姐儿听了,自是欢喜,又叫平儿把送刘姥姥的东西打点好。刘姥姥随平儿到外屋,见堆了半炕的东西,还有王夫人和凤姐送的一百零八两银子,连连道谢。刘姥姥又给贾母辞行,鸳鸯将众人送她的几大包东西给她,叫了车,让小厮送刘姥姥回乡下去了。

 

香菱学诗
 

本文根据《红楼梦》有关章回改编。原著曹雪芹,改编者刘蕊。

薛蟠走后,宝钗要了香菱到大观园来同住,香菱喜不自禁,心下十分感激宝钗,又央着宝钗教她作诗。宝钗却劝她先去向贾母等请安。

香菱见了众人之后,吃过晚饭便去了潇湘馆。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了,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喜欢。香菱便央黛玉教她作诗,黛玉笑道:“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那我就拜你为师。”黛玉便将那作诗的要诀讲来给她听,又借给她《王摩诘全集》等书。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管,便一首一首地读起诗来,觉也不睡。宝钗见她这般苦心,只得随她去了。

第二天香菱又来找黛玉换书,黛玉又问她可领略了些,香菱正说着,宝玉和探春来了,都入座听她讲诗。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香菱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题目给她做,黛玉便让她写一首咏月的诗。香菱回去茶饭无心,坐卧不安,苦思苦吟。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这样,越发成了个呆子。”香菱不理,作了一首,给宝钗看,宝钗说不好,叫她去请教黛玉。黛玉看了,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香菱听了,默默地回来,连房也不进去,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地,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都远远地站在山坡上瞧着她笑。只见她皱一回眉,又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是疯了。”宝玉笑道:“我们成日叹说:‘可惜她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听了,笑道:“你能够像她这般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吗?”宝玉不答。

香菱又作了一首,只是黛玉等仍说不好,便又回去苦思。至三更以后才上床躺下,至五更时分,宝钗忽听她从梦中笑道:“这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吗?”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不能做出,于梦中得了八句。宝钗忙将她推醒,梳洗完毕,便忙将诗写出来。

香菱将梦中所得之诗拿与众人看,笑道:“还是不好的话,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众人看了,都说这首的确好,要邀她入诗社。

这时,一个婆子来传话,说是来了好些姑娘奶奶的都认不得,请这里的人快去认亲,说完又去请薛姨妈。

大家来至王夫人上房,只见一屋子人,邢夫人之嫂带了女儿岫烟,凤姐之兄王仁,李纨之寡婶带着两个女儿,薛蟠之堂弟薛蝌及其胞妹薛宝琴,几路人会齐了。贾母、王夫人见到这幅热闹景象,欢喜非常。于是大家见礼叙过。黛玉见了,先是欢喜,后想起众人皆有亲眷,独自己孤单无倚,不免又去垂泪。宝玉深知其情,劝慰了一番方罢。

宝玉回至怡红院中,感叹不已,说过去只以为身边这些人已是绝色,谁知还有这么些灵秀之人,催袭人、麝月、晴雯快着看看。晴雯看了回来也赞赏不已,并说要数薛家小妹最好。探春又来找宝玉说诗社的事,说:“这下咱们诗社可兴旺了。”与宝玉商议,过几日,定要起上一社。说着,兄妹两人一齐去贾母处,见王夫人已认了薛宝琴做干女儿,贾母尤其喜欢,让宝琴跟她同住。邢岫烟住在了迎春处,李纨的寡婶及两个女儿住在了稻香村。可巧史湘云因史鼎官职调动,贾母接她到家中,和宝钗一处住了。

此时大观园中,热闹了许多,一共十三人,李纨年纪最长,凤姐次之,其他皆不过十五六七岁,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谁长谁幼,只是“姐”“妹”“兄”“弟”地随便乱叫。

香菱正一心一意只想作诗,又不敢十分烦扰宝钗,可巧来了个史湘云。那史湘云是极爱说话的人,哪里禁得香菱又请教她,越发高兴了,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宝钗笑道:“我实在聒噪得受不得了。一个香菱没闹清,又添上你这个话口袋子。真是‘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正说着,宝琴披着一领金翠辉煌的斗篷进来,说是老太太给的。宝钗笑道:“你也不知是哪里来的福气!我就不信,我哪里不如你?”正说着,宝玉、黛玉进来了,湘云便笑道:“宝姐姐你这话虽是玩,却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琥珀手指着宝玉笑道:“真心恼的只有他。”宝钗、湘云都笑道:“他倒不是这样的人。”琥珀又指着黛玉笑道:“不是他,就是她。”湘云便不做声。宝钗笑道:“更不是了。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比我还喜欢呢。”宝玉素知黛玉有些小性儿,尚不知近日黛玉和宝钗相睦之事,正恐贾母疼宝琴,黛玉心中不自在。却见黛玉形容不似往日,赶着宝琴叫“妹妹”,真似亲姊妹一般。宝玉暗暗的纳罕。

待黛玉回到自己房中,宝玉跟了来,借《西厢记》中的“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问黛玉,黛玉便把说错了酒令,宝钗怎样教导她,连送燕窝及病中所谈之事,都细细地告诉了宝玉。宝玉听了,自是高兴。黛玉又说起宝琴来,想起自己没有姊妹,不免又哭了。宝玉忙劝道:“你又自寻烦恼了。每天好好的,必定要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往年少了些。”宝玉道:“你是哭惯了,心里疑惑,岂有眼泪会少的!”

正说着,一个小丫头传李纨的话,说下雪了,明日赏雪作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