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弟子规》之孝悌篇

(2013-08-12 10:00:26)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经典宛若灿烂繁星,《弟子规》便是最容易辨认的一颗。《弟子规》短短一千零八十字,与《千字文》、《三字经》一起,成为了古代学生的启蒙必读。

  《弟子规》言简意赅地总结了学童人生第一课必须知道的传统美德与做人的规范,让学童在学知识之前先学做人。书中开篇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用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文字陈述了未染俗尘的学童在未来待人接物和学习中应该恪守的准则。

  一本薄薄的《弟子规》,看似道理简单,却能折射出现代社会中人性最淡薄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弟子规》首先就强调孝,正如中华美德颂扬的那样:百善孝为先。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一个人若不能孝顺自己的父母,何来博爱?没有怜悯之心和感激之情,那么他做的任何事情都难以被认可。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是世间最纯粹的情感,它伴随着你的一生,不论你富贵或者贫穷,不论你强大或者弱小。父母为子女的付出无怨无悔,在子女需要的时候都会悄然而至。这在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心里应该感受最深,正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那么我们就应该立刻行动起来,千万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时候,徒留遗憾!

  现在的孩子,家长视其为掌上明珠,只求物质上的满足,疏于精神上的教导,导致许多孩子刁蛮、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怜悯和感恩,这就是启蒙教育的失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太过注重孩子的才艺培养,而忽视了孩子做人最基本的素质:孝。所谓“人才”,首先要会做人,其次才是具备才学,孩子若无良好的道德引导和保障,以后掌握了知识技能就有可能不为社会造福,甚至有可能危害社会。一个拥有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一个人懂得感恩的时候,也必会感激上天的怜爱,也就理所当然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天都生活在感激之中的人,博爱自然会伴随着他。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块土地上的人就应该和睦相处,互相爱护。关爱最亲近的人,关爱身边的人,以至于关爱远在天边不曾谋面的人,就是这种大爱的全部。只要大家都做到了世人皆爱,天地同载,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和睦,这个世界将变得和谐。

  《弟子规》,短短一千字,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要践行,需要一生一世。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时不时以《弟子规》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让心灵不要偏差得太远,谨遵圣人教诲,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同时也要告诉下一代,培养他们最根本的做人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