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标签:
成就感语文重点低年级带孩子育儿 |
新课标明确要求中年级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因此低年级学生应有预习的积淀。但家长对于预习的要求不明确,往往只能问一句“你预习好了吗?”。那么,低年级的预习有什么要求?应如何检验呢?
一、指导预习的原则。低年级预习不同于中高年级,培养低年级孩子的预习习惯和能力要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全。应做到:任务简单化,预习目标明确化,便于操作和检查。
二、预习的要求。家长要让孩子慢慢知道,老师上课前,自己便能大致把课文读通顺;不会的生字去查字典;在纸上写写生字;找找生活中的字——这些都是预习。如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这个单元,带孩子预习时就可以请孩子观察身边出现的拼音字母,孩子会说出“m”出现在男厕所门口和麦当劳广告上,“f”是一把伞柄、爷爷的拐杖、藤条等。
三、指导预习的方法。培养预习方法时切忌面面俱到,课文难读就只要求读,生字难认就只认生字,内容不明白就只翻书或请教别人。方向明确,孩子就不会感到难,效果自然也好。
四、预习的重点。通常来说,一年级上识字是重点,在指导预习时应把生字和学过的字进行比较,找找它的好朋友(相似的字),争取自己想办法记住,孩子会感到汉字非常有趣。一年级下到二年级上可加上“用好工具书”,初步培养孩子通过查阅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三年级下开始应对于预习明确而严肃,让孩子有压力感和成就感,重视完成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