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乐根---安庆一中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教练双雄之一
(2013-07-29 14:34:38)分类: 文学欣赏 |
http://mjs.aqjy.org/ss-xs/index.php/uid-15-action-spacelist-type-image
“他是一名数学教师,但他把数学变成了艺术,变成了诗歌,变成了散文,变成了哲学。他以自己的睿智、才情与责任感引领学生在数学的王国,更在人生的画卷里自由飞翔,10年高考无第二的神话,100余场学术报告,几百万字的编著和论文,他所创造的奇迹令人惊叹!扎根杏坛,乐于奉献,他用自己的躬行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远意义,他告诉我们什么叫直面喧嚣,什么叫守望灵魂的净土!”这是2008年安庆市“感动教育十大人物”评委会写给安庆一中特级教师程乐根的颁奖词。
人物速写
程乐根,男,生于1960年8月,中国数学会会员,安徽省数学会常务理事,普及委员会委员,中国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安庆一中理科实验班主教练。
2001年被安庆市政府授予“有突
2002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
2002-2012十年间五次被中国数学会评为“全国数学联赛优秀教练员”;
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享
2006年被中国数学会许为“中国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
2007年被安庆市教育局评为首批安庆市中小学名师;
2008年被评为首届“感动安庆十大教育人物”;
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09年获首届“安庆市十大感恩人物特别提名奖”;
2010年作为安徽省“学习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在安徽教育网专题报道。
智慧扫描
“缕缕清烟散发着智慧,杯杯浓茶泡开了激情,清瘦之脸张扬着鲜明的个性,
初见程老师,感觉很平常。50出头的他,个头不高,体型偏瘦,一口安庆方言,甚至感觉有些不修边幅。然而,当你了解他的一切之后,你一定会对他肃然起敬,刮目相看。
作为一名教师,程老师不仅读的广,想的远,写的多,讲的深,而且做的实。这些年来,他在安庆一中,无论是带文科班还是理科班,无论是教普通班还是实验班,无论是常规教学还是当奥数主教练,他都在行动中不断实践着他的无尽真情与智慧......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
2008年,安庆市教育局举行“感动安庆十大教育人物”评选,在众多的候选人中,无数学生和家长把心中的一票投给了程乐根老师。他也是唯一获得评委会全票通过的人。
是的,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无不为他所感染和浸润。
他以他特有的方式始终保持着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美德。一位老教育专家在许多场合下这样评价他:程乐根老师是一个名师,然而他几十年来从未带一个有偿家教,他是我们教育界难得的一个活化石。
说到程老师几十年不带家教,这已在安庆成为佳话。每当人们不理解去问程老师这个问题时,他总是不以为然回答“我没精力,我把我的精力全部给了我的学生。”
他不愿介入有偿家教,但却舍得把大量时间花在所有学生身上。多少年来,他总是挤出时间,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交心,为一些遇到困难的学生“开处方”,一对一辅导;多少年来,他一直把所有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让学生感动不已。
学生从他那里受益的还远不止数学知识。正如一位学生在给他的贺年卡中这样写道“多少年后,我们或许忘了数学,但不会忘记您对我们那些经典的谆谆教诲,您巨大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印在我心里。”
一位家长也留言说“您给予孩子的已完全超越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您教他学会成长,学会做人,在他的生命中注入一种坚韧,养成一种指顾崎岖成大道、笑谈荆棘看祥云的气度,这些必然将成为孩子们一生的财富……”
试想,能够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这样肯定与赞美,这需要一个老师多大的全心投入与无私奉献!
几十年来,程老师把爱几乎全部给了学生。为此,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正是这样的默默奉献才换来了学生们的厚爱、家长们的尊敬。然而也正是这样的操劳,使他的身体出了问题。
2006年4月,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血糖在16单位以上。尽管这样,他依然承担着压力最大的省理科实验班主教练的工作,没有休一天假,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这一年的暑假,他依然没有休息一天,顶着酷暑给学生们进行竞赛辅导。学生们在课堂里丝毫没有看出他们的老师有生病的迹象,后来得知此事,许多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曾问程老师,靠什么能走到今天?他说“很难说清,是激情?或许是吧。”我再问他,什么是激情?程老师不假思索的回答:“对我而言,激情就是每当面对新一届学生的时候,必须忘记自己是一个特级教师,以及以往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必须忘记过去教学上的一切辉煌战绩,于是,依然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程老师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程老师的职业境界是崇高的。他真正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一种神圣的事业。程老师关注每一位学生,从不放弃一位学生,他始终盯住“让优秀更加优秀,让一般走向优秀,让后进有所进步,让所有学生都有提高”的目标。
1996年,高三(5)班因为种种原因,数学成绩成为了“老大难”,每次考试平均分都比平行班级低10多分。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程老师毫无怨言地接手了该班的教学。在仅仅只有10
程老师说,对一些平时考得不好的学生,既不要放弃,更不要婆婆妈妈的批评唠叨,而是要想办法“开方子”
2000年的高考前夕,一位女生由于过分焦虑,屡战屡败,每况愈下,几乎对参加高考丧失了信心。程老师没有放弃她。一天,他特地不动声色地出了一份偏易的试卷,安排了一场“阴谋”的考试。考试结束,程老师故意假装生气:“这次试卷并不难,但我看了一下,许多同学却做得很差,有不少同学还有好几大题没做完,我看这样的试卷也没什么可交的必要了,不如回家继续做完!
放学后,他却把这位女生留了下来。“你今天做得怎么样?
首届实验班一学生在高考前一个月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急剧下滑。远在外地开会的程老师知道后,回家刚撂下行李就来到学校,找那名学生谈心,帮他补完了好几天没做的作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程老师看来,教育需要机智,教育更需要“契机”。正因为如此,当发现学生有贪玩迹象时,他要及时找学生聊一聊;当发现学生成绩下降时,他要马上找学生了解一下原因;当发现有学生考试作弊时,他会带着全班同学集体“诚信”宣誓;当发现学生和父母闹别扭时,他也要推心置腹、以心交心……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用年轻的心跳昂奋的工作。
程老师的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他的数学课堂总是洋溢着平等和民主,充满着睿智和活力,他的教学方式总是充满着独特的个性,总能让学生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他常对学生说:“我关注的是你们一辈子的成绩”。他一直努力用年轻的心跳和着孩子们的节拍,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不管这种质疑有无道理。
“您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您的课堂独特而富有激情,您的思维奇妙而又敏捷”,正如署名“苏州大学”的同学在博客里的留言那样,程老师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是您给了我们激情,特别当我们没有激情的时候。高中理科实验班的三年,感受您的教学,那种自主的开心的学习,真的让我太怀念了,您的感染力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这是学生林××的告白。
“数学永远是唯美的,教育永远是艺术的,您就是这唯美与艺术的缔造者。”这是学生章××的留言。
“您将一个哲学家对人生的出色的独到思考渗透到我们的教育当中,您激情的联想、浪漫的诗意、朴实的警训引导,充实了我们三年的蜕变,直至我们的一生……”这是学生张××的心声。
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永无懈怠的
深入品读程老师,你很快就发现,
程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扎根教学第一线,几十多来,程老师曾多次临危受命,最终将成绩落后的班级一举变成高考成绩最好的班级!
自2001年承担理科实验班的教学工作以来,他所带的实验班学生全部考取了一流重点大学,每届上清华、北大的都在10人以上。在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里,无论教文科还是理科,高考数学平均分总是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满分的就有20人以上。90年代,在安庆一中取得全省高考五连冠的岁月里,他参与了四届毕业班的教学。他不仅理科班的成绩突出,文科班的成绩也很出色。1997年,他第一次带文科班,数学高考成绩就列全省25所重点中学之首。更难以置信的是,平均分竟然比第二名高出8分之多。2009
是啊,无论高考,还是竞赛,直至科研,程老师真的堪称一个神话。
然而,30年神话的续写谈何容易!
然而,程老师他说,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你有恒心,以及永无懈怠的追求与探索!
结束语
因为采访的需要,打开了程老师的网络“名师工作室”。以“倒叙”方式,回望时光隧道,追溯智慧足迹,阅读激情人生,惊叹大师传奇。就在博文行将阅毕之际,却诧异地发现: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的那个夏天,刚刚高中毕业的他,没有走进仰慕已久的医学院,却是“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教育圈!
他写道“就这样,我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永远难以忘怀的1978……有时我会想:我要是当了医生,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医生。但更多的时候会想:我是命运安排来教书的,我要是不教书谁还来教书?……是啊!
读及此,胸潮翻滚,心语顿塞,思绪更为万千....
今天,蓦然,笔者要续一句:是啊!
感谢1978,当初那个美丽的错过。感谢程老师,那个美丽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