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NOIP资料 |
胡旭红,1973年生于金华,大学毕业后从教于杭州二中至今,现为信息技术中学高级教师,所辅导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斐然。杭州市教坛新秀,2009年入选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11年11月获“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12月获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一等奖。 |
|
教学理念: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孩子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长期坚持开展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兴趣小组学习,培养了一批具有很强的程序算法和编程能力的学生,学生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共获国家级金牌四块,银牌四块,铜牌两块,获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金牌两块,银牌两块,中国赛区金牌一块,银牌两块,铜牌一块,辅导学生多次进入国家集训队,其中俞华程同学和赖陆航同学均经重重选拔进入中国队,各获国际金牌一块。一直蝉联“联赛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2011年在杭州市职工庆“五一”暨先进表彰大会上获“胡旭红信息学奥赛教学先进操作法”荣誉称号。 在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参与编写的《中学信息技术》丛书,曾是杭州市中小学生的统一教材;配合省教研室,参与编写《技术总复习导引》。论文《浅谈奥赛辅导中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获2006年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等奖、2007年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信息学奥赛辅导模式探求》,获杭州市第19届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信息学分层次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获杭州市第18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讨合格论文。杭州市信息技术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基地,2008年花落二中。 2002年杭州市系统级教坛新秀、2008年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2007年杭州市教坛新秀、2005年校优秀教研组长、2009年入选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
摘要:
关键字:信息学奥赛
正文:
信息学奥赛考察的是用计算机编程实现各种物理、数学等现实问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它涉及的面非常广,不但中学阶段的所有学科知识,都需要掌握,而且包含了很多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的课程知识。它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很难把握,但是却非常有意义,因为它是中学信息学教育的一个延续和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建立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途径。
作为一名中学老师,如何来组织和管理好学生呢?
一、
信息学奥赛是智力与应用计算机能力的比赛,他要求选手具有包括英语、语文、数物化、计算机、文史地甚至音体美在内的很高综合能力,所以学生的选拔非常重要。
我校的生源大致分成两部分:
1、
每年四月,保送生便入学了,这些各初中学校的优秀生们,学习任务不重,又规定不允许上高中课程内容,学校便安排了电脑课上PASCAL程序设计。
2、
高一新生进校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而第一年的联赛就在十月份,所以这部分选拔出来的同学,基本是以参加下一年的联赛为主。这部分学生因为从来没有接触到过程序,所以不可能上机考编程。我们就准备一份集合了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内容的笔试卷,考察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编程到最后经常会演变为一对一的辅导,所以这两部分学生的总数建议控制在20人之内,否则的话,老师会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照顾每一个学生。控制人数,其实也是对学生负责。今年的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我校所有参加的高二、高三同学都获得了省级一等奖,获得了保送资格,这是对老师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包括高一学生的一种鼓励,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更大的信心加入到这个团体中来。
二、
有了好的生源,如何留住他们,也是一个关键。对于初学者,老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兴趣性,多准备一些有兴趣的题,与学生生活、学习内容联系密切的题给学生做,吸引学生;对于尖子生,
三、
优秀的学生需要同样优秀的老师去培养和指导,去采取相应的手段,组织好教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得本来索然无味的编程变得生动、有趣、高效而又充满活力,同时,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迅速的成长起来。
(一)培养学生的各种行为
1、
“教书育人”,就是说教育德为先,老师教学生,首先要教他们做人,教他们学会感恩。
所以第一课,我就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来说说他最要感谢的人、事和物。由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引导他们说出要感谢的人。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成长,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聪明、努力,还包含了老师和家长多少的心血。几轮试下来,学生都能够很快的融入其中,从父母到小学、初中老师甚至是幼儿园的老师,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今年我的一位获全国金牌的学生,保送到清华,在学校为他准备的保送生宣传展板中,郑重感谢了对他影响最大的四位老师,并在最后写道:人生总有很多的偶然性,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没有这四位恩师,我也就不是现在的我了。
我很高兴,我的学生能够知道,他的成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绩,他能在成功的时候,想到感恩。
2、
(1)编程实现能力
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程序设计语言全部讲完。这是整个学习的基础,所以刚开始可以讲的仔细一点,但最好不要太慢。太慢或太细会让学生养成过分依赖老师的坏习惯。
我从一开始就给学生灌输程序自己调试的观念。除了第一个程序:HELLO,WORLD!其他的程序我一般都不会去帮学生调试。编译通不过了,结果出不过了,我教他们如何去分析错误,如何利用单步调试,来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如果在语言学习阶段,就能培养出学生一定的程序分析水平,那么到学习算法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快的程序实现了。
(2)自学能力
老师的水平是有限的,奥赛的中有很多内容,象数据结构、图论、数论等基本上是大学计算机系的教学内容,有的还超出本科达到研究生水平。刚开始,基本的语言、基本的数据结构和传统的算法,是需要老师来讲解的,但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如果还仅仅依靠老师的课堂讲授,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常常对学生说:如果你们把我教你们的知识全部理解了,掌握了,然后就满足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你们应该触类旁通,自主安排时间努力去学习新知识。
当我们开始讲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时候,便分阶段的布置学生去看达特茅斯学院ThomasdH.Cormen教授的《算法导论》,它全面论述了算法的内容,从一定深度上涵盖了算法的诸多方面,同时它的分析方法又兼顾了各个层次读者的接受能力。而且它的各章内容自成体系,可作为独立单元学习。所有算法都用英文和伪码描述,使具备初步编程经验的人也可读懂,非常适合学生自学。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了我们学校的指定课外用书,效果很不错。
有些同学可能会有一个误区,认为搞竞赛就是要靠题海战术,于是网上到处找题目做,其实这样不好。网上的题目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统一性,你可能做了几百道题,甚至更多,但某一类或几类知识点,就是漏掉了,这些知识你就是欠缺。常常有这样的学生,ZJU、PKU、USACO、URAL等各类题库做了几百道,但参加联赛或是全国决赛就得不了高分,我觉得这应该也是原因之一。所以我并不赞成学生一开始就去网上做题库,而是指导他们静下心来看书。并推荐他们去看一些我们认为很好的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
英语是21世纪的通行证,而信息学的很多比赛和题目都是英文的,所以对信息学奥赛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各国的信息学爱好者们,结合一些著名网站,比如:www.topcode.com、www.baidu.com、www.google.com等等,会不定期的举行各类编程比赛,奖品和奖金也非常诱人。当每年的联赛结束后,我便会推荐他们去参加,一方面保持他们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全世界各国的编程高手交流。
去年12月,我们三个学生参加topcode网站的年度编程挑战赛,从初选、复选到网上决赛,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世界前250名,最后因为到底还只是中学生,和各国的大学生们相比,终究实力不济,很遗憾未能进入前50名,不能去拉斯维加斯参加现场的总决赛。但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编程的热情,另一方面,与各国精英的英语交流,也提高了他们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
(4)数学思维等综合能力
信息学竞赛需要培养学生有包括数学思维在内的各种能力,如数学建模的知识和能力,也要有很强的算法分析、设计的知识和能力,更少不了数据结构及其分析的知识和能力,老师在训练的过程要合理的调节,各有侧重的注意渗透。当然,老师并不是多面手,自己不可能样样都很精通,所以,我们更多侧重的是学习能力上的培养,而不是传统的、单纯的知识上的传递。
3、注重学生的细节培养
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除了以上的各种能力之外,一些良好的习惯也可以帮助提高编程正确率。
书写规范
刚开始写程序时,就给学生规定书写的规范。使用缩进格式,不同层次的语句依次向后缩进若干格,一目了然,尽可能减少程序的语法错误。
变量名
变量取名时尽量有一定意义,既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也给自己在调试程序的时候提供了方便。但是注意不要把变量名起得太长,这样会影响编程速度,而且容易出错,一般用简短的英文或是拼音,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好记。
模块化
一般在写程序的时候,将一些独立的功能,例如文件的读写操作、数据的输入输出功能模块化,这样在调试的时候可以分模块检查排错,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模块。当然也不能分的太细,联赛的题目并不复杂,有时模块太多会让编程者自己混乱了,所以模块化的依据主要在于程序的内在逻辑。
就象体育竞技的奥林匹克一样,我们这个竞赛也是一个拼博的战场,它是智力、能力、品德与意志的较量。要想在这个战场上获胜,必须有超越常人的意志品质。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有甘于寂寞、执着追求、永不言败的毅力。
(二)教学组织
1、时间问题
2、重视常规的管理
3、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建立梯队,多层次、多方式教学
四、
联赛之前,需要老师给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调节,包括身体、状态等等。我们一般是最后两周的时间,安排学生每周两到三次考试,最好和正式比赛的时间相同,不过因为早上学生都要上课,所以也可以安排在晚上。
五、
信息学竞赛辅导的老师,身上有太多的压力。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在高考各门学科的夹缝中生存,需要付出的是其他学科几倍的精力。暑假是全国决赛,寒假是国家的冬令营,每年的五一、十一更是雷打不动的集训,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辛苦不言而喻。最后,谨以一句话献给同行,也算是自勉:教师是个良心活,付出的是心血,收获的是感情。
参考文献:
1、《算法导论》(第二版
2、《中学生心理调适与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