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原创】《杨氏族谱》谱序

(2018-07-25 18:04:15)
标签:

转载

《杨氏族谱》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古来有之。宗谱,记载家族来龙去脉、世系传承。使后人知其源流根本所在,代代相传。同宗之人,行辈不可紊乱。血浓于水,同宗相遇不可形同路人。以上所说,旧谱已殷殷万言,在此不再赘述。

举国杨氏四五千万人,乃当今百家姓第六位。杨氏受姓始祖系东周时期杨侯伯桥公,周文王之后。杨氏出自姬姓,溯之乃黄帝后裔。

旧谱载,我杨氏世居青州,居所在益都县柳行头村(今山东省青州市昭德居委会柳行街)。始祖讳自青,字临海,号济众。膝下兄弟三亲,长讳治、次讳景、三讳顺。明洪武年间,其兄弟三亲迁来肥邑,在今杨家花园地界建村,忠孝传家,勤奋耕读,繁衍生息。之前有我杨氏迁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之说,然无籍可考。“始祖讳自青神位”碑载“世居青州府益都县柳行头村,有墓在焉”,当以此志为准,不可乱认出处。系出花园之杨氏,当切记于心。

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经十七世祖讳伯元公、十五世祖讳文锦公首倡,合族输资,共襄正举,卜本村东南风水宝地,建成我杨氏宗祠。刻木修主,设祭恭奉于一堂。咸丰、光绪年间,历经多次维修、缮补、扩建。祠堂占地五亩,方圆规整;正殿三间,庄严肃穆;月台、踊路、影壁、大门楼等,恢弘大气;松柏次第,花木井然。县乡村里,无不称奇。待修通谱,不幸因伯元公仙逝而未逮。

“民国十有三年”即公元1924年,“十八世慎锜仲荣撰书”之《叙创修支谱合通谱序》载:“我杨氏族谱三支,长支创自族兄介宾巨兴公,次支创自族祖介宾谓公,我支创自业儒冠礼祖,继自大宾玉阶祖,期皆碑之谱。夫谱帙,长支莫叙,次支叙自族伯修职郎伯元公。余支叙自玉阶祖登仕郎,予太祖清亭公……”。据此而知,我杨氏通谱修自1924年,乃创修支谱合为通谱,十八世慎锜公系主要集大成者也。之前三支各叙,尚未通谱。其后,“民国十五年”和“民国四十年”,即公元1926年、1951年又有所续修。再后至今,未见续谱。

风雨六十余载,宗谱失修,宗祠凋敝,列祖不祀,族心涣散。有识士不乏,但因工浩事繁,只得看在眼里,痛在心中……

此次修庙续谱,溯则源于陶南别墅之发现。

2013年4月3日,我市文史专家梁圣军、冯伟等,由原籍本村人韩冰、韩芳兄妹引领,考察位于花园村东北角之废弃粮站——清时地主庄园。韩氏兄妹现各居济南、肥城县城。经论证此庄园即是清朝四大藏书楼之首聊城海源阁之别业——陶南别墅。此后,泰安晚报、聊城晚报、大众网等媒体先后予以报道。聊城海源阁杨氏与我花园本村杨氏,系同姓不同宗。

612日端午正节,我邀二十二世延顺族兄,更邀本市文史专家王庆吉、梁圣军先生等一行10人,深入陶南别墅实地调研。现任支书二十二世新民及村委老领导二十三世洪星等热烈欢迎,对于陶南别墅、杨氏宗祠(此处可放几张宗祠旧貌照片)、花园村及本族人、事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从此,拉开了出书、修庙、续谱之大幕。

2013年10月19日晚,杨家花园部分兄弟爷们儿在新城瑞达饭店举行会议,就《藏书胜地陶南别墅出书事宜进行专题研讨。会议由召集,市政府拆迁办主任二十二世延顺主持。参加人员及时任职务:肥城市金塔防水有限公司董事长二十一世宪广,山东兴润建安公司第四项目部经理二十二世延茂,肥城市国税局汶阳分局局长二十二世杨军,花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二十二世新民,花园村两委成员付甲圣先生,肥城市王庄镇工会主席二十三世鸿义,肥城一中食堂经理二十四世绪文

陶南别墅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坐落在杨家花园,就永远属于杨家花园。参会人员一致同意以不同方式支持《藏书胜地陶南别墅》一书出版。2014年1月,由上述我杨氏几位宗亲赞助、梁圣军主编的《藏书胜地陶南别墅》付梓,引起肥城、泰安等各级领导及文史、藏书爱好者对陶南别墅及杨家花园的关注。此书,不仅对陶南别墅之历史与现状进行系统叙述和讲解,还对杨家花园人和事及杨氏宗祠多有涉及。彼时,修缮家庙一事即开始正式酝酿,支书新民已再三提议。


一、修庙


我堂叔二十一世讳宪臣公参与,更使修庙及随后续谱进入快车道。叔宪臣公,王庄镇退休教师,处事传统,为人正直,胸怀社会和家族责任。我寻找旧谱复制研究,即其多方奔走而成,此事在《藏书胜地陶南别墅》中我《族谱复制记事》一文有所记载。

2014年9月初,由王庄镇优秀教师二十二世延文起草,《致花园村全体父老乡亲修缮杨家祠堂(家庙)倡议书》向全社会杨氏宗亲发送,我亦在我建立的“杨家花园和陶南别墅”博客上公开转载。随后,《祠堂修缮管理制度》、祠堂修缮管理委员会构成也相继发布。   

机构设置和人员名单如下(以二十三世鸿义2018年6月30日提供名单为准):

名誉主任:建坦 宪瑞

主任:宪臣

副主任:新民 延顺 杨军 鸿义

委员:(以辈分为序)

慎福 锡忠 锡福 建爽 建成 建波 建忠 杨健 建活 建明 建祥 建泉 瑞波 宪银 宪良 杨洋 宪广 宪伟 衍忠 杨波 延茂 延明 延周 延文 延海 延国 鸿星 鸿生 绪营 绪文


宣传发动:鸿义 锡福 延文

外部协调:新民 衍忠 绪文

施工监管:延顺 延茂 建成

资金监管:宪银 延国 延明


2014年10月2日(重阳节)9时9分,杨氏宗祠修缮开工仪式在祠堂旧址隆重举行。来自泰安、莱芜、新城、孟家村、涧北、衡鱼、郭刘、夏庄、沟北、钱庄、北僧台等村的杨氏宗亲与花园本村的父老乡亲一道参加开工典礼,本族长老十八世慎福公率众向列祖列宗行跪拜大礼。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捐款踊跃(捐款捐物明细详见另页)。  

社会贤达王新华先生、刘桂清女士、孔庆珍先生等,关注、热爱、支持传统文化,当场捐款赞助,后顾文武先生亦有捐赠,今铭记于此,永勿相忘。

宪臣、宪广、杨洋、宪伟、衍忠、延茂、延成、绪营、绪文,除带头捐款外,分别自费出资出物,在肥城、王庄、花园饭店招待所有外埠宗亲。

附:本次修缮宗祠“功德碑”刻碑规则

(一)碑刻首先记载杨姓以外有关人士捐助情况,以捐款先后为序;

(二)宗亲捐款300元以上者,以额度多少为序,由高到低排列。其中等额者,以辈分大小为序。不再注明地址;

(三)捐款300元以下者,以先外村后本村,先多后少,先长辈后晚辈为序。本村宗亲无论现居何处,均按原十六个生产队之所属排列。


我家庙建国前后一直保存完好,曾作为“花园联中”等公共场所几十年。学校南迁至路南后,家庙正南与西南隅建为幼儿园,正殿西侧与东侧及东南隅被当时村委划为个人房号,东侧及东南隅已是个人房屋和院落。西侧属二十二世延海公名下,幸尚未建设。原五亩家庙,唯余正殿三间,凋敝露天;月台残存,杂物堆积。巍峨、气派、庄重、典雅的大门楼及甬路、松柏花木等早已荡然无存。

经宪臣公与现任书记新民多次协调,延海公同意将其名下地基有偿转让用于修庙,使正殿修缮工程具备了动工的基本条件。竣工后经新民书记多次与镇教育协调商议,将收回后延海公地基与幼儿园置换,并由我族部分出资建成园舍后,大殿正南幼儿园部分得以拆除,方得以重建大门楼及甬路等。


祠堂修缮期间,曾有趣事奇事一桩,不可不载:关于始祖碑,二十世建东公(第12生产队,现居泰安)知其下落。多年前,此碑流落于原大队部院内,知其珍贵,亲手埋于地下以保护。10月5日,其专程回村按记忆寻索,然挖掘多处而不得。情急之下烧纸钱祷告,遂得。祖宗显灵,真乃天意!今宗祠正堂奉祀之主,是也!

(可加始祖碑照片,见“杨家花园和陶南别墅”博客)


二十一世宪法公(第1生产队),将家藏二世三支祖讳顺神位碑请回宗祠奉祀。碑为石质,保存完好。宗祠修缮委员会以此碑为样式,新刻二世长支祖讳治、二支祖讳景神位碑,一并依旧例供奉于宗祠正堂。

宗祠修缮期间,宪臣公、新民、鸿义、建成公(二十世)等,组织协调,筹划监工,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工自九月初九,竣于闰九月二十九。修缮正堂三间,并新铺甬路与新建大门楼连为一体。更有宗亲捐赠香炉、纸炉、灯盏、松柏、花木等,庙貌焕然一新。十月一落成典礼,杨氏子孙齐聚杨氏宗祠,盛况空前。宗祖各归其位,后昆终能妥侑先灵。

(此处加新家庙作品)

我甚慰之余,曾诗以慨之,曰:

眉园韵·宗庙祭祖有慨

天生人本本生缘,一炷香红万缕烟。

山水相融凭血脉,尘风互动赖心玄。

春阳播下千层绿,秋雨淘来百果鲜。

五岳三江多少梦,藤绵椒衍系陶南。


二、续谱


家庙竣工,人心得聚,信心增强,续谱遂提上议事议程。

经之前多次酝酿,2015年1月17日,延文起草《第三次续修杨氏族谱倡议书》发布。《倡议书》明确指出续修族谱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规定了续谱有关收费标准,公布了组织机构名单,向全体族人发出动员令。

《倡议书》规定,因“修谱是全族大事,工程浩大,非一朝一时能够完成,势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因此,本次续谱每续修一人次每人捐金15元(主要是1950年以后出生的,女婿不在收取范围)。请本支谱一部暂定每部100元。请全谱一套暂定300元。自愿出资500元以上者,为本人加专页(载入杨氏后裔名人事迹录)……”。鼓励多捐,上不封顶,均载入族谱,永世铭记。

《倡议书》公布了银行捐款账户,联系人、联系方式,以及QQ、邮箱、有关博客等。

《倡议书》公布了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名单(以鸿义2018630日提供名单为准):

第三次续修杨氏族谱筹备委员会


主任:宪臣    

顾问:建坦 宪瑞 宪金(高岭)

委员:(以辈分为序,外村括号注明,本村不注)

慎福 锡忠 锡才(穆庄) 建成 建蕴 建稳 建明(钱一)建平(东平)宪雨 瑞波 宪广 杨洋 宪海 宪良 宪伟 宪银 宪民(郭刘) 宪柱(孟家村) 宪启(沟北) 宪玉(夏庄) 宪春(刘所) 新民(北尚) 宪民(五里屯) 宪贞(南杨北村) 宪福(北僧台) 延成(南尚东) 延泉(高岭) 延顺 新民 衍忠 延茂 杨军 延明 延国 延文 鸿生(涧北) 鸿义 鸿成 绪营 绪文

 划:鸿义

 编:衍忠

副主编:瑞波 延文

 修:

    1、文字篇:衍忠延文

2、世代篇:

    长支:建蕴

    二支:宪雨 延明 鸿成

    三支:建稳 宪海 宪银

 务:宪银 延明

续谱办公室

主任:宪雨

副主任:延文

后勤服务:宪金


随《倡议书》一并发出的还有《杨氏续谱人员信息采集表》。该表由本次续谱策划人鸿义亲自设计,表式科学严谨,可上下贯通五世,约定了录入范围与要求,为与老谱衔接,准确掌握全族人员信息奠定了基础。


  信息采集:

(一)本村:

长支:延周 鸿金

二支:慎福 宪雨 宪仲 延明 鸿星 鸿成

三支:建爽 建蕴 建泉 建云 建稳 宪海 宪银


(二)外村:

1、郭刘:锡申 宪民 延胜 延金

2、良庄:延珠

3、衡鱼二村:宪金

4、西南衡鱼:宪法

5、钱一:建明 宪珍

6、涧北:宪文 鸿生

7、吕仙:鸿春

8、穆庄:锡才

9、冉庄:宪君

10、北僧台:宪福 宪臣

11、高岭:延泉 延彬 鸿金

12、东平县城:建平

13、孟家村:宪柱 延河

14、夏庄:宪玉

15、沟北:宪启 延举

16、南尚东:宪友 延成

17、北尚任:新民

18、五里屯:宪民

19、姜刘:延华

20、演南:延荣 延太

21、东平一担土:建伍

22、西遂城:延庚

23、南杨北:宪贞 延锦

24、刘家所:宪春 延敏

25、下谢村:建明

26、邑外:宪银 鸿义 绪营


特注:续谱委员会(即谱局)及相关设施由鸿义提供,具体地址在本村石坝子南二十米东侧,鸿义老宅。

    (此处可加谱局照片)

整理编辑人员建蕴公、建稳公、宪海公、宪雨公、宪银公、延明公以及鸿成等,均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义务付出。特别是宪银公、鸿义、绪营,不辞劳苦,远赴哈尔滨、牡丹江、伊春、还有济南济宁等地寻访杨氏后昆,采集有关信息。为我杨氏当代和后人做出了榜样,让历史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德。

(可加续谱人员照片)


三、老谱谱序

 

老谱谱序凡几十篇,皆历代宗祖心血。我将大部分断句整理后发表在“陶南别墅和杨家花园”博客上。为利于传承,使后人更多了解祖先当时情境、心情与胸怀,特将所有谱序影印于新谱,供后人观瞻与研究。我断句整理后,择几篇附于后,供宗亲读者赏鉴评批。个人水平所限,必多有不当之处,好在宗亲不笑,当我之大幸也!


四、行辈


“窥以族谱之序,贵乎明世代,定名分也。倘世远族繁,命名随意,迨数传而后,不几行辈难辨、世代难稽乎?”此老谱谆谆之言,乃恐后世行辈难以分辨,世系难以稽考也。

“余杨氏,自始世及今十九世以上,合族各支行辈各起,余合修谱牒,析阅不甚朗若,故又按先世彙衍代诗一首”,诗曰:

始自克志明,有得可腾汝

启承振德冠,文玉元慎锡

以上十九辈,系由后世修谱人归纳汇总而得,非祖宗预设行辈。请读老谱,之前确非全部以此为准取名,多有居家自行取字者。如“元”字辈,有“在”字者,亦有“伯”字者,等等不一也。

“是以圣贤之裔,必於序谱之际定以二十字格言为命名之准。今我杨氏,故仿之而行,特於十九世锡字下续定二十字,挨次起名,庶名分定而世代清矣。谨将拟定二十字开列於后”。此乃续修通谱时族谱凡例所载。其衍代诗如下:

建宪延鸿绪,兴怀庆繁隆

传家恒宝善,培厚乃长荣

因我二支谱曾载衍代诗为“建宪延鸿绪,兴怀庆繁隆,传家恒学善,培厚乃长荣”,内中有“宝”、“学”之异,以尊重历史尊重宗祖计,皆予保留,未来“宝”、“学”为一辈而已。


续谱之续行辈,乃为谱之定义,亦为源远流长之期也。鉴于此,续谱委员会亦谨定拟“荣”字后又二十辈,衍代诗如下:

永世恭先祖,泽开诚继宗

勤耕增富贵,贤孝万年崇

此乃经我修定之五言绝句一首,一续行辈,二为家族兴旺之盼也。


五、家训

 “传家说”,即家训也,乃我祖宗几百年来福祸悲喜凝结而成也。旧谱载:

传家说


人生斯世,孝弟当先。奉养父母,竭力心专;友爱兄弟,手足比肩;

敦宗睦族,裕后光前。出就师傅,仁义志坚;君臣朋友,不可党偏;

酒色财气,悉为除蠲;力耕苦读,安命听天;公门弗入,不受牵连;

国税早纳,何有催缠;勤俭崇矣,奢华戒焉;日用饮食,学古圣贤;

忠厚谨慎,家法流传;朴作教训,纠谬绳衍;其各恪守,勿忘此篇。


  此说贵为祖宗遗训,后昆不可遗忘,因而题书于家庙大门东侧一壁。然“公门弗入,不受牵连”句已不合乎当前社会大环境,经商议家庙墙壁所书暂将此句删除,特记。


传承、发展,俱为后世之责也。“公门弗入,不受牵连”句既已不宜,当予弃之。为子孙长远计,非我辈于祖宗不恭也。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变化,传家之说亦必有所益进。结合现实,拟将“安居饱暖,切忌思迁;四海游子,念故思源;经商置业,守义不奸;爱心长在,富者贫怜;秉德守法,立正行端;善职善守,为官必廉;心怀家国,义胆忠肝;”补入家训。如此,则新家训如下:

 


人生斯世,孝弟当先。奉养父母,竭力心专;友爱兄弟,手足比肩;

敦宗睦族,裕后光前。出就师傅,仁义志坚;君臣朋友,不可党偏;

酒色财气,悉为除蠲;力耕苦读,安命听天;国税早纳,何有催缠;

勤俭崇矣,奢华戒焉;日用饮食,学古圣贤;安居饱暖,切忌思迁;

四海游子,念故思源;经商置业,守义不奸;爱心长在,富者贫怜;

秉德守法,立正行端;善职善守,为官必廉;心怀家国,义胆忠肝;

忠厚谨慎,家法流传;朴作教训,纠谬绳衍;其各恪守,勿忘此篇。

  六、凡例

本次续谱世系记录方法的规则,由鸿义做《凡例》具体说明。

  七、寻根

追本溯源,认祖归宗,乃国人亘古不变之追求。中国人信仰祖宗,信仰故乡,其文化特质早已根植于血液。现在我们说到祖籍,皆知杨家花园,殊不知我祖宗之祖籍却在青州。然几百年来祖籍宗亲何状,竟一无所知,诚为憾事。此次续谱为契机,当溯源头、寻根本,觅我祖地,会见宗亲,拜谒自青始祖及上溯之列祖列宗,而后两地一家,常相往来,岂非美乎其美哉!

   2016年1月28日凌晨4时,由我出车,与宪臣公、延顺公、鸿义公以及司机王斐,绝早赶往莱芜,与宪瑞公会合后,一行直达青州,开始寻根之旅。期间,探访杨阁老庄、昭德居委会柳行街等四五个村居,参看杨氏族谱数部,各地姓氏宗亲虽热情接待,但考其历史渊源皆不能与我对接,甚是遗憾。老谱所载柳行头即今之昭德居委会柳行街,其尚有杨氏居民也众,然皆为回族,看其谱更无甚渊源。唯幸宪瑞公青州杨氏朋友明义先生作为向导,一路相伴。经拜阅其谱,确认明义先生亦非我等同宗。但其驱车引领,跑前忙后,盛情款待,其同姓人之亲近劲儿与热情帮扶态度令人感动。今铭记于此,使我族人感其德,勿忘怀也。

虽未找到本族人,但毕竟找到了族谱所载来源之地——柳行头,乃多少代人魂牵梦绕之圣土。无论有何渊源、多少故事;无论如何困惑、多么艰难,寻根之旅不可终止,亦不会终止……无论何时,若终能遂愿,则圆我杨氏万众之梦也!必秉烛焚香告之列祖列宗,以妥慰先灵也!

八、祭祖


祭祖者,所以追根溯源、忠孝传家、敦宗睦族、启迪后人之大略也!礼所当然,理所当然也。人可无后世子孙,不可无父母祖宗。如木可以无花果,而不可以无根本;水可以不成流,而不可以无渊源也!

旧谱载,我杨氏祭祖早有规例。除元旦祭祀外,更春秋两祭。元旦旧为大年初一,春在清明,秋则十月一。此为三次大祭,小祭则在平时。婚丧嫁娶,耕种收获,修屋建舍,试考远游等,必先祭祀祖宗。宗祠所在,香火不断是也。

今虽从简,然规例不可不遵。大祭难施,小祭可行也。外出求拜僧道,不及在家祭祀祖宗。血脉相连,唯祖宗保佑是为至诚者也!


此次修庙续谱,众志成城,非一人一己之功也。参与者众,皆尽义务,未取报酬分毫。特志。


宗谱,家族之春秋。乃世系繁衍、文化传承之纽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事繁工浩,更兼我等才疏学浅,故新续之谱必难咸尽人意。然心尽矣,上对祖宗,下对后昆,亦无所憾矣!唯期后贤,十年一小修,廿年一大续。莫似我等,久违宗祖。此我等之厚望,亦列祖之殷盼,更乃为子孙者应须所为者也!

 是为序。


诗曰:

七律·修家谱

 

一方水土一方人,姓甚名谁几世身。

不读春秋安懂礼,无分行辈怎知伦。

每将宗族当宾客,时把隋唐作汉秦。

碧墨清流今古韵,后生循梦数家珍。

 

  


二十二世衍忠 敬撰 于钓月轩灯下


二〇一八年七月十八日

农历 戊戌年六月初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