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及形成报告(教学设计)
(2014-04-16 08:46:4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及形成报告》
(教学设计)
户县五中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呈现表格的分析结果。
②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③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
2、过程方法目标
①懂得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即从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图表展示等一系列环节的一般方法。
②懂得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结合图表展示科学准确地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制作图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
③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2、学会利用数据图表形成报告。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探究、任务驱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学习环境】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
学生学习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
||
1.导入:大家很快就会面临分科问题,你们会如何来选择:文科或是理科?为什么?请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2.归纳总结并出示分科依据。 3.师展示王小明的成绩单,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初步判断得出的结果。(高一五次考试成绩) |
1.
2.
3.
|
使课堂教学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看到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不光是娱乐机,它还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增强学生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
(二)图表的制作 |
||
1.
2.
3.
1) 2)选择图表源数据即图表中要表示出的数据。 3)表选项的设置 4)插入图表的位置 5)完成 |
1.
2.
3. |
引导学生在观摩示范作品的过程中,学习插入图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程序化能力。 |
(三)提出学习任务 |
||
1.分析不同图标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2.用合适的图表呈现不同科目的情况比较;(上述图表自己练习操作) 3.用合适的图表呈现科目的发展趋势。(提高型任务) |
思考、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并完成任务。
|
这些是实际出发的问题,不仅反映了图表类型的灵活运用,更是检验学生图表的掌握情况。 |
(四)总结操作注意事项 |
||
1.选取数据的时候,ctrl键的使用——选择不连续的数据 2.作为新工作表插入和插入到已有的工作表中不同。 |
观看演示,学习、理解、掌握基本操作。 |
使学生的操作正确,并注意练习的效率。 |
(五)完成分析报告 |
||
1.展示案例,师生共同研究分析报告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2.讲解图表、数据表的“粘贴”方法; 3.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辅导,并引导他们多用探索的方式,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留意学生的作品完成情况,在心中挑出不同层次的作品。 |
学生认真完成,将自己的个性体现在作品中,同时可讨论、交流、探究。 |
经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要完成一个报告,不能只是单纯地使用图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附上一些相关的文字说明。 促使学生懂得从复杂的问题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从中领会其中的做法和道理。 |
(六)总结 |
||
1.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图表是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表示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文本也是表达和组织信息的重要途径,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主题内容表达得更加清晰和直观。 3.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表格来管理各种信息,并借助图表和文字相结合来呈现数据分析的结果已经是司空惯见的事情。 |
学生思考、回忆、总结:知道如何制作图表、选择图表类型及数据源、设置图表选项、对数据科学的进行分析。 |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小结:
课后练习:
完成课本P56的练习(1),对“某国能源消费构成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报告。
评价标准:
对于本节课同学们学习情况的评价,不仅要检测同学们利用工具软件加工信息的技能和水平,而且还要从同学们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加以评价(例如分析任务中所蕴含的信息需求,表达意图的方法和技巧等)。教学活动的评价内容,包括选用工具软件的能力、理解和归纳用文本和图表组织信息的方法、用表格规划布局的方法、选用图表类型的能力等。
评价指标:
1. 能否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呈现分析结果。
2. 是否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
3. 能否在实践应用中归纳利用图表和文本相结合的形式来加工信息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