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圣杜甫与酒文化

(2017-08-01 19:49:15)
标签:

研究性学习

语文

分类: 研究性学习—诗人与酒
   唐代大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又列为“世界文化名人”。诗人一生嗜酒如命,“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杜甫存诗 1400 余首,与酒有关的竟达 300 首,“诗圣”亦“酒圣”!
天府之国,人杰地灵,粮足泉优,佳酿倍出。远在唐初,“剑南烧春”就誉甲天下。杜甫在四川作工部员外郎时,留下了“华轩霭霭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的诗句,表达了他对绵竹和绵竹酒深挚的厚爱之情。随着历史的推进,绵竹酒声名与巳俱增。  
酒是一种极古老极普遍而特色突出的饮料。从酒的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处处都投射、凝结着入的知识、情感,所以,酒不仅是物质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载体,《诗,周颂·丰年》云:“为酒为醴,丞界祖妣,以洽百礼。”《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都简明地概括子古代桂会国家统治阶级对酒的利用和控制,由于酒与社会的紧密关系,所以“酒文化”的内容十分广阔,研究酒的酿造技术及其发展演变,属科技范围,研究历代酒的流通、酒禁、酒税及酒业管理,属经济范围,研究酒与文学艺术家的关系、饮酒方式中浸润的社会精神生活内容以及关于酒的著述、酒规酒令等,则属于思想、文化的范围,我所谈“酒文化”一词的意义偏重于后者。  
酒之所以能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从外在方面看,是因为它有广泛的标示作用,而从酒体本身内在方面看,则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寓寄作用。酒的成分,主含乙醇和多种酯类,少许饮用可以畅和血脉,舒适心胸,而且它对人生整体产生的兴奋作用是全面的,既能使体力爆发性地短时增强,又能使审美意识活跃(感知致敏、情感激荡、想象奔腾、神思飞跃)。这种体力潜能、心力潜能交互活跃统一和谐的释放,就会大大扩展心理活动的运载能量,使之沿着内在选择的方向,冲破束缚,突发前进。《说文》所谓“就人性之善恶”,“吉凶所造起”是看到这种作用的,这种心理过程本身,从味觉、嗅觉的表象开始到无穷的联想造就一系列富有暗示力的心理环境,所以又自然地成为可寄寓精神意趣的广阔空间。在古代社会,一般人的自由度是很小的,坏境总是压抑人,而饮酒所开辟的心理活动的一定能量和空间,正好成为那些怀抱美好理想而遭到打击排斥的人们挣脱束缚、舒展个性、追求精神自由、自外于恶浊现实的境地。由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时代气息的影响,儒学世家的教养熏陶,加上个人生性的诚恳朴直,杜甫很早就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积极面,就是稷契志愿,致君尧舜,再淳风俗。他带着这坚定的政治理想、顽强的生活信念、诚恳的做人态度,与每况愈下的现实处境搏斗,遭受着许多磨难,他始终保持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丑恶事物的揭露抨击、对国家大事关注忧虑,当然也有长期穷老飘泊、伤弃置、悲流寓的愤慨。他的《自京赴奉先咏怀》开头那段感动千古的自述胸襟之言,既是他 40 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又是毕生为人准则的誓言,而始则曰,“浩歌弥洒烈”,继则日:“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就足以说明问题。这种对民族传统醉美意识的认同,作为一种理性意象积淀于胸中,所以在相似情景的触发下,便自然而然地化合成自己的心态或结合自己的认识而流露在作品中,“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奉寄河南韦尹文人》);“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重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晦目寻崔戢李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首》);“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初冬》);“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赠高式颜》);“雍余不尽酒,膝有无声琴。”(《过津口》)。这些诗句除少数用以称颂友朋外,大多数是自比。称颂朋友自然反映出主体的价值标准,而自比自喻,则更是主体情操的自然流露。 
民族审美心理是发展的。杜甫以其高尚的人品渊博学识、精湛诗艺,融铸时代精神,创造了各具特色的“酒徒”形象,影响颇深的一组酒仙群雕—《饮中八仙歌》写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街怀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滔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顶如云烟。焦递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此诗以雕塑式的语言,描绘了 8 个“酒徒”形象的醉态美,其共性是“嗜酒”、“如仙”其显现挣脱束缚,舒展个性,真率豪放,旷达潇洒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与传统的“酒中趣”是接轨的,从文中可看到对贺知章突出其“清狂”醉态,如神仙般潇洒不羁。贺知章晚年为道士,杜甫化用葛玄事以夸张其醉仙神态,甚为贴切,对汝阳郡王李琎,突出其特点是在酒趣中任性而行,挣脱富贵爵禄的束缚,追求自然真率的人生,他自觉淡化其贵族身份,在醉酒中寓托着特殊叛逆意识。对左相这位大臣酒仙,突出其豪侈与纵饮,而尤赞誉其清浊分明,在政治上不同流合污的品质。这里的“避贤”语会双关而隐曲,“避贤”既喻不喝浊酒,又有“让更高明的入”而自己隐退之意,这个“贤”确指李林甫,又寓含骂李林甫为“浊者”之意。对张旭这位书法家中的酒仙,突出其真率狂放,兴酣挥毫,心手相应,神妙飞腾的创作境界。书法创作表面上看,不过是画宰纸上,实际上是人品、性情,精神与技艺修养藉体力心力交融而贯注毫端获得表现的艺术。我们讲酒与诗、酒与书法的关系,都是在创作主体具有一定思想修养,艺术积累的前提下谈其激发作用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创作“灵感”范畴。 
 杜甫对“酒中趣”,含蕴的开拓扩展,还表现在自己的生活与创作实践中。他常将高尚的人格胸襟融进洒趣之中,从而在生活和艺术中达到鲜明的呈现。以下从三方面便可说明。“是藉酒力浇愁抒愤。“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杜位宅守岁》),“数茎白发哪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乐游园歌》),“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干愁”(《落日》):“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萆堂即事》),“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又星窦使君》)。细读这些诗句,其以酒浇愁是表,借酒抒情是理,抒情背后,星现的是整个杜甫的其人其心,集中深沉地表现这一内容的,当推《醉时歌》和《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为代表,二是杜甫藉酒兴以助诗兴。诗人之为诗,从根本上讲当然是全部生活;思想、才情的喷射。但对于有饮酒习惯的诗人来说,微醉后造成的审美意识与潜在意识状态,正是可能触发神思获得灵感的心理基础。杜甫称李白“斗酒诗百篇”,其中无疑有他自己的体会:“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独酌成特》);“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可惜》);“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徐步》);“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敝庐遣兴奉寄严公》)。以上这些诗中都蕴含诗酒关系,有一点应提出的是,杜甫对诗美极诣的追求是“混茫”。所谓“意惬关飞动,篇中接混茫”。杜甫作诗时;常常自述有一种混茫之感,即“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所述境界。这种境界的基础,当然来自生活的感受,而这种境界的进入,亦常与酒兴有关。杜甫说“促觞激万虑”(《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就透露了此中消息。三是杜甫在酒趣中寓托摆脱拘束,求取精神高韬与自由的情操。用李白的话来说就是“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月下独酌》)杜诗于境界,亦有吟唱:“浊醪必在眼;尽醉摅怀抱”(《雨过苏端》):“我生性放诞,雅俗逃自然,嗜酒爱风竹,仆居必林泉” (《寄题江外草堂》);“性豪业嗜酒,嫉恶多则肠……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 (《壮游》)其中“饮酣视八级,俗物多茫茫”二句,可谓是自雕塑像,摆脱拘束,直任,天真,昴首天外,卓立人生,自信自尊,此中蕴含的杜汝对自我价值的评估,宵着多方面的启迪意义。杜甫常把“真”作为价值取向,贯穿了全部诗作,故才能如鲁迅先生说的血管申流山的是血,这种醉憨申的天真自任,体现在杜甫身上则又有其独特的时代内容。对过量饮酒的危害,杜甫是清清楚楚的,仙教训儿子说:“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又示宗武》)可以说,杜甫所接受和发扬的乃是传统酒变化申的积极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