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与权威效应(心理学案例)
(2013-08-22 15:39:20)
标签:
文化心理学在职研究生中科院 |
分类: 营销管理心理学 |
社会现实案例:报载,重庆双色球500万大奖首落黔江城,引发全城彩票热。卖出大奖的西山转盘邮政报刊亭彩票投注点老板笑开了花,“不少人为沾喜气来买彩票,这两天销量翻了几十倍,一天的销售量达到4000元。”近日全黔江城几乎人人都会谈论这个话题,而这个彩票投注点平时最多一天只有100多元的销售量。
心理学实验案例:国外曾有一个心理学教师找到一个学习化学的班级要做一个“权威效应”的心理实验,他请该班的教师向学生引见说:这位教授是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最近他研究出一种新的化学品,由于我与他很熟悉,专程请这位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先睹为快”。于是,“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拿出一个瓶子,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然后告诉同学们,他正在研究一种化学药品的感知效应,现在他展示的化学药品是一种新药,其味道可以在空中迅速传播,而只有对化学药品有敏锐感知的人才能通过空气中的传播感受到。然后,“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打开瓶子,同学们屏息着呼吸,用心体验“只有对化学药品有敏锐感知的人”才能得到的感受,接着,大家开始谈出自己的感觉,有的说,这是一种与过去所有的化学药品味道完全不同的东西;有的说,教授打开瓶子后,立即就会感受到一种由前至后赴鼻而来的清香,“味道好极了”,等等,全班没有一位同学表示不同看法。待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国际上知名的化学家”告诉同学们,他不是什么化学家,而是一位本校的普通的心理学教师,瓶子里装的不过是刚刚从学校自来水管里流出的自来水而已。接着,他表示他的心理学实验圆满完成,“谢谢大家的真诚合作!
分析:没有人会说自己没有过盲目的从众心理,因此可以说,从众心理是人类固有的“毛病”。以上两个案例的产生都是因为“心理暗示”捣蛋的结果。而教育上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逆向思维,自觉地破除从众心理。
前一篇:危机管理:裁员还是不裁员?
后一篇:消费者常有哪些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