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再次选择前往仙居永嘉边界。一大早出发,经台金高速到达仙居横溪出口。出高速后沿着S323前往湫山,在湫山观赏了龙母山上鸡冠岩美景后沿着四都坑前往永嘉。四都坑是永安溪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仙居永嘉边界的青鸟岙,在湫山汇入永安溪。从湫山四都村沿着四都坑边上的村道公路前行,一路经过外塔溪、里塔溪、牛脚、周坑、陈溪、长溪等村庄并观赏挂壁公路和龙潭瀑布后一路上行到达仙居永嘉边界的青鸟岙,这里海拔900多米,是仙居永嘉边界,也是永安溪和大楠溪的分水岭。从青鸟岙一路下行,到达海拔700多米楠溪江源头村庄——永嘉溪下黄皮村。在黄二村溪边拍摄古桥古树照片后来到黄一村,停好车后开始了今天的徒步探访茶山、猫儿图之行。
猫儿图是位于仙居永嘉边界海拔1000多米的一处高山沼泽地,据说从前这里是一个火山口,后来被淤泥堆积成为一处高山沼泽地,上面水草丰盛,春秋季节,山坡草甸上开满野花,许多人选择在此露营。不过一般人去猫儿图都是选择从仙居溪港乡驱车到达山上的硝岩自然村,然后从山道徒步前往猫儿图。北雁这次选择从永嘉黄皮黄一村徒步前往茶山村,然后从茶山前往海拔1000多米的猫儿图。从黄皮沿古道前往茶山村,要翻过一个山岭,从茶山前往猫儿图,基本上是沿着石阶古道上行,到达仙居永嘉边界海拔1000多米垭口后,下去不远就是猫儿图。绕行猫儿图沼泽地一圈,观赏美景并用了午餐后,原路返回黄皮,游览了浙南游击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后,沿楠溪江上游的大源溪边上的山黄线下行,中途游览了路边不远的陈坑古村。
陈坑是永嘉溪下乡一个藏匿于山谷间的古村,海拔500多米。陈坑村名木古树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它们具有“古老、奇特、稀有、珍贵”的特点。沿溪两侧的山峦上散落着众多古树,以樟树、红枫、红豆杉、毛栗居多,有树龄800多年的苦槠树, 600年以上的古树就有13棵。该村的香榧树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树龄613年,足有4人才能合抱。在没通公路之前,这里只有一条峡谷中的溪边古道通往溪下乡,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有如世外桃源。
从山黄线转入通往陈坑的村道公路,穿过隧道,眼前一片开阔,只见山下一个古村挨着一条小溪沿溪而建。站在公路上,俯瞰村落屋舍俨然、古树森森、溪流潺潺之景。走进村子,迈过石桥,村头便有一株苦槠,已有八百岁了,冠盖如伞,遮天蔽日,枝桠跨过大路向溪边延展,树干需5、6人才能合抱。斑驳的树荫倒映在桥上,溪水发出“哗哗”的悦耳声,不时响起的鸟鸣,在山谷回响,令人心旷神怡。沿溪有20多幢老房子排立在两岸,历经数百年风雨,它们显得更加黑白分明,比起那些翻修后的古镇,陈坑的老房看起来更加真实和沧桑,山光水色间,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卷。
据金氏宗谱考证,陈坑村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金氏祖从金华迁往溪下,从溪下来到深山中的陈坑,经过三百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至今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有800多人口的村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陈坑村人纷纷外出打工或搬迁下山,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在城市化的今天,村中的老屋逐渐走向萧条。随着通往山黄线村道公路上的陈坑隧道打通,古老的陈坑村焕发了生机,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古老与现代交汇,不知是喜是忧。
游览了陈坑这个楠溪江源头古村后,经溪下、潘坑返回岩坦溪口的S223,从永嘉岩坦进入诸永高速,在仙居白塔转入台金高速返家。今天运气还算不错,岩坦入口诸永高速温州方向封道(幸好杭州方向没有封道),到达台金高速临海出口时被赶下高速,好在104国道保持畅通,总算顺利返家。

仙居永嘉边界的海拔1000多米的猫儿图高山草甸

海拔500多米的陈坑村

在猫儿图高山草甸垭口留影

四都坑挂壁公路

猫儿图高山草甸

海拔500多米的陈坑古村

四都坑龙潭瀑布

四都坑仙居永嘉边界青鸟岙垭口上的牛群

到达永嘉黄皮的黄一村

猫儿图高山草甸

陈坑古村

陈坑古村

树龄813年的苦槠树

永嘉溪上学校

北溪水库

溪下雨量观测站

山坡上的北溪村

北溪村口猫鹰迎客

下面就是潘坑村

沿溪而建的陈坑古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