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早期的先锋派电影,最初起源于表现主义画家的绘画艺术。这种绘画艺术,线条肆意无章可寻,构图怪诞无形可鉴,画面扭曲无棱可辨。表现主义画家们就是要以这种夸张扭曲的意象,来酣畅淋漓的表达自己的一种非常态的心理,与其说是一种非常态的心理,倒不如说是一种客观的、病态的社会状态。从表现主义画家对《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的布景来看,整部影片的舞台布景、人物造型、演员的表演,摄影师的摄影,以及影片的主题,都离不开一种非常态的营造和阐述。这便预示着这种病态的社会心理已经升华成为当时整个欧洲社会的现实思想状态。本文就是要对《卡利加里博士的小屋》进行美学解读,其中对以下四方面进行解读,分别是:一.布景和造型;二.人物表演;三.摄影;四.主题。
【关键词】 非常态
恐惧
怪诞 意象
现实
引入:《卡利加里博士的小屋》开始于一个年轻男子的自述,这个年轻的男子给旁边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讲述着发生在他身边的怪事:一个有着催眠术的老博士对一个叫做凯撒的男子进行着长达二十三年的催眠,并控制着其行为。在这个小镇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惶恐,谋杀和诡异事件都与这位卡利加里博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卡利加里博士就是这个小镇上的统治者,同时也是当时整个欧洲统治者的一个缩影。
一.布景与造型
由于整部影片都充斥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惶恐,所以整部影片的拍摄场所都选择在精心布置过的影棚内完成。影棚内所有的布景都是布景师有意设置的,夸张扭曲的线条,奇形怪状的画景,对比强烈的色彩,阴郁浓厚的妆容和恐怖紧张的音乐,这无一不营造出一种恐怖,压抑的气氛。比如拥拥挤挤的房屋,狭隘的街道,肆意延伸的树枝,三角形的门,所有的建筑物都呈现出一种怪诞的、病态的、不正常的状态。所有充斥着这部影片的视觉上的各种不规则的画布,又如室内各种粗细不一、毫无逻辑性的花纹勾勒,高的不正常的脚凳,人坐在上面办公,似乎要高到天上去的非常态道具。人物的造型也如同它非常态的、荒诞的布景一般如出一辙。比如卡利加里博士身上穿的中世纪的黑袍,戴着圆形的黑框眼镜,梳着鹰爪般的发型,戴着同样有着鹰爪般造型的手套。又比如被催眠的梦游人凯撒,他化着浓得令人作呕的烟熏妆,又顶着一团乱糟糟的头发。影片中这样的装束造型,使得每一位演员都给人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这些充满意象性的、怪诞的、非常态的布景和造型,表现出来的正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一种客观的真实再现。
二.人物表演
鉴于整部影片的这种光怪陆离的非常态世界,每一位演员的表演也都同样有着不言而喻的相通性。几乎每一位演员的脸部表情都是冰冷的、恐惧的。而且他们的眼睛都是空洞的,呆滞的和恐惧的,丝毫没有正常人眼睛的一点点灵动感,演员们的这种面部表情让人看到他们就彷佛看到了冤死的魂魄一般。比如影片一开始就幽灵般飘过的穿着白衣的佛朗西斯的未婚妻,她有着苍白的脸,又有着呆滞的眼睛,再加上她披散的黑发,白色的拖地长裙和缓缓地步伐,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冤死的魂魄。又比如装在棺材一样木盒子里的凯撒,在展览会上,当卡利加里博士打开盖子,凯撒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时候,他同样也是有着苍白的脸孔,还有着同样空洞的,毫无生气的眼神。看上去就像惨死的怨尸一般。每一位演员都用极其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卡利加里博士,他在刚刚出场的时候,僵硬的表情,蹒跚的步伐,虽然看起来年迈,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一副权威的老教授形象。又比如凯撒,他在夜深人静受卡利加里博士的控制,去杀佛朗西斯的未婚妻而被发现的时候,他狰狞的面部表情所表现的正是当时欧洲统治者的一种病态的统治手段。
三.摄影
这部影片在摄影方面也同样承袭它在布景、造型和表演上面的风格,全片都是在一个固定的点上来进行拍摄的,整部片子几乎没有过多的角度切换。由于这部影片是以舞台剧的形式来进行表演的,所以摄影师借助于灯光的打入打出,来对画面的画框大小不断地进行放大放小。片中每一个场景几乎都是用单镜头来进行拍摄的,并且大都以全景视觉为主,几乎没有用到俯拍、仰拍等镜头的拍摄。这部影片通片都是在影棚内拍摄完成的,小镇上的所有物象都是在平面的画面布景上展现的,而不是以现实的实物为背景来进行拍摄,甚至连灯光的效果,似乎都是画在布景上的。强烈的明暗对比,加上演员们夸张的、富有戏剧性的舞台剧似的表演形式。这部影片鉴于拍摄场所的种种特殊性,似乎只能选用单镜头、大场景的方式来进行拍摄。另外,为了与这部影片所营造的恐怖、诡异、压抑和阴暗的氛围保持一致性,选择正确的透视效果和光影效果,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选取了一种在同一个不变的场景,摄像机固定在一个点上,保持角度的不变,来进行舞台剧似的现场直播的拍摄方式。比如,主人公佛朗西斯在得知他的好朋友被谋杀,去警察办公的地方告知警察的时候,镜头保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始终没有变过,时长一分多钟的多人表演却始终没有一个角度的切换。还比如,佛朗西斯的未婚妻在不知道父亲的去向,在卡里加里博士出场的的那个地方踱来踱去想办法的时候,摄影师也是同样是把摄像机固定在一个点上进行拍摄的,这是典型的舞台剧拍摄形式。
四.主题
这部影片看到最后才得知卡里加里博士是一个精神病院的院长,而佛朗西斯则是卡里加里博士所管理的这所精神病院里的一个病人。这也就是说佛朗西斯不过是个疯子,他所说的话也不过是一些疯话,没人会相信一个疯子所说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卡里加里博士与之前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一系列的恐怖、谋杀事件没有丝毫的联系,佛朗西斯所说的话也不过是一个疯子在自己世界里的臆想罢了。在一个疯子的主观世界里,卡里加里博士就是一种够不到的,具有权威性的掌控者,同时也是一个平静生活里制造恐怖和筹划阴谋的谋杀者。这个小镇上的人不仅仅只有凯撒是被控制的人,而且整个小镇上的所有人都是卡里加里博士手中被控制的人。在这样的控制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幸的,这便导致了整个小镇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病态的、死寂的、悲观的状态。这部影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拍摄的。德国作为战败国,必然会遭到战胜国的摧残和压制,在这种全国上下动荡不安、徒有空壳的现实的状况下,整个国家都充斥着一种压抑的、病态的情绪也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开始质疑统治者们的理性、人性和权威性,这样的质疑唤醒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对人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佛朗西斯就是当时整个欧洲客观现实生活中一个缩影,同时也是每一个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的普通民众的一个典型代表。
总结:从以上对《卡利加里博士的小屋》在布景与造型、人物表演、摄影手法和主题这四个方面进行的美学解读,一方面,可以使这部影片更清晰、更明了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同时能使读者更容易的领会导演拍摄《卡利加里博士的小屋》这部影片的意图,以便观看这部影片的观众能更深刻的了解当时整个欧洲惶恐的、压抑的和低落的情绪。另一方面,《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是一部表现主义电影,整部影片的布景和造型都是借助于表现主义绘画和戏剧来表现的。所以通过本文的进一步解读,使读者能更近一步的对表现主义电影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文献】
① 孙孟晋;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朗格 [N];东方航空报;2000年
② 杨雪;动画艺术中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吸收与借鉴 [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③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 [D];暨南大学;2007年
④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⑤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