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勤学善思  提升自我——对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想法   丁学廉

(2013-11-12 11:22:53)
标签:

校长关于学校建设

分类: 学校管理

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不光是教育家有这样的认识,如今,如果是一所好学校的前提是:必须有个好校长,这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现实中也确有无数个因为校长的出色工作而使学校面貌大为改观的案例。事实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中小学校长已被列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具体描述为:中小学校长是指在中学、小学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但新时期对校长的要求并不仅限于此。

一、    新时期校长职业的特点

多年以来,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在职业方面,其承担着教育者、领导者、管理者的多重义务,在待遇和权利方面等同于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很多校长在担负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经年累月忙于应对纷繁复杂的事务,整日忙碌,超负荷运转,成为典型的事务型、劳务型校长。但是,随着教育结构的分化和教育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工作已经从教学工作中逐渐分离出来了,校长职业也就从教师职业中分离开来,成了一个独立的职业类别,具有了职业本身所具有的社会独立性。校长固然要是一位好教师,但校长更重要的是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好教师,使更多的好教师留在学校,使更多的好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校长还要善于统筹兼顾、协调内外、开发资源、褒贬奖惩等等。也就是说,当今校长要兼有四个方面的本质属性:即教育者、领导者、管理者和优质课程资源开发者。因此,新的教育形势呼唤建立一支职业型、专业化的校长队伍。我们这些最基层的中小学校长更要勇立潮头,自觉更新理念,提升境界,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变,强化自我教育,力求自我发展,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我自2001担任校长以来,带领全体教职工以不甘于落后的志向,少说多干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不懈努力,通过全面实施“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名师强校”的发展策略,严格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敬业、严谨、笃学、创新”的八字校训不但要求师生德才兼备,还确立了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丰富的科技与人文素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强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内涵发展型优秀中学生。学校自2003年连续十年获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城关区教育质量金杯奖,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二、    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领域

校长专业化主要指校长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徳,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校长的职业化是专业化的基础和前奏,而专业化则是职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校长专业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和自我专业意识六个方面。

专业精神表现为一是具有强大的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三是勤学笃思的求知精神。专业理念是校长在对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专业性质及专业发展的观念和理性情念。包括办学理念、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它不仅影响其教育行为和教育管理行为,而且对校长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专业知识是指校长作为教育者、领导者、管理者和优质课程资源开发者这种综合性身份所应具有的知识。专业能力是指校长有效地开展学校管理工作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和实际技能。专业伦理包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校长的专业态度和动机。这是他们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直接关系到校长专业稳定性和校长专业的投入程度。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保证校长不断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会促使校长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及时调整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及方式,最终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校长专业化就是这六个方面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三、    校长如何进行专业化发展

促进校长的专业化,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校长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校长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校长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建立持续发展和自我发展的理念,自觉地终身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反思。

(一)校长必须树立校长职务不仅仅是职业和行业,更是一种专业和事业的思想

做校长要有才干,更要有德性,要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把工作上升到事业的高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先公后私,任劳任怨,也就是说要德才兼备才是好校长。成功的校长一定会有自己的办学思想,而办学思想首先是一种信仰,一种理念,一种境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家长和学生需求是学校永恒的主题,重视教科研工作,坚持走科技强师、科技兴校之路才是发展之本。因而学校早于2005年就成立了教科室指导教学工作,并创办了《教科研信息报》,及时报道教师开展教科研情况并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最新信息。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搭建交流教研的平台,全员参与教科研活动。校长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正确引领全校师生的成长和发展。创新是校长工作的动力,做校长的一定要站在改革的前沿,高瞻远瞩,居高临下,要有魄力,要敢于大胆地创新,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才是校长个性魅力的集中体现。

(二)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具备良好的专业权威

作为校长要有精妙的技能知识和个人专长,有让教师佩服的个人特长,有学科专业的出色成绩,要树立非权利性影响力,让被领导者自然而然、心悦诚服、持久和谐的接受管理。为此,作为校长就必须提高自身作为领导者的非权利性影响力和正确运用领导者的权利性影响力,公正严明,审慎用权,民主管理,和谐相容,形成行使影响力的良好社会心理氛围。作为校长,要树立专业权威,必须努力追求本专业学科的能力提升,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成为该学科的带头人;应该经常参与学科的学术交流和撰写教学论文,发表和编写论著;能够娴熟的驾驭课堂教学,并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有个人研究的专业性课题,并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成果。除此之外,校长还要涉猎本专业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即使不精通也要博览众科,才能有能力指导教师的教学业务,培养自己高素质的专业素养,树立校长作为领导者的良好的专业权威。在教研研究上光凭自己的内部消化吸收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并且多次派教师走出去学习,到课改实验区参观交流,几年来每位专业老师都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去外地参加学术研讨交流会,观摩外省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和观摩课。学习回来后学校以教研论坛的形式进行大范围探究交流活动,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升华了思想,开阔了视野。

(三)校长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增强人格魅力

一位好校长必须有人格的影响力,思想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威信的穿透力。每位校长都应该力求依靠自身高尚的人格,先进的理念,清晰的目标和高明的策略形成较强的非权利影响力,使受管理者心悦诚服,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使自己成为专业型校长。而要做好这些关键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意识,才能不断引领教师成长和发展。校长的领导力有三层境界:事务管理、制度管理和人文(使命)管理。人文管理关键在于强调“服务”和以人为本,突出对人性的尊重,对师生主体的尊重。在倡导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服务是校长工作的宗旨,合作是校长工作的保证,人本是校长工作的基石”,我们要走近师生,真正关注师生的利益与追求,尊重师生的选择与需要,而这就构成了“校长专业化”新的内涵。这就要求校长的管理风格和管理目标需要从传统的“事务控制型”转变为“资源服务型”:即要学会倾听,学会包容,多一些双向沟通,多一些平等对话,多一些换位思考。一句话,通过人性化管理,把尊重、理解和关心师生作为校长工作的基本准则,择善而从,择真而立,兼容并蓄,胸怀博大,这样的校长才是一个具有较高领导力的真正的专业化校长。

(四)校长必须树立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并以此形成优化学校管理和全面发展学校的新理念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作为学校教育者的校长,必须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做人,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创新,使自己更有智慧,更有眼界,更有力量。同时,校长也是组织学习、指挥学习的人,是“教师的教师”,不仅自己要终身学习,还要引导教师、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人大附中校长刘鼓芝说过一句话:“校长是个领跑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领着全校教职员工不停的奔跑,领着一茬又一茬学生不停的奔跑”。  

校长的学习包含理论的学习,多学科的学习,实践的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前人学习,向社会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等等。校长要真正成为“师者之师”就必须读更多的书,向更多的人学习。在学习中不是单纯为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什么?这就告诉我们要善于学思结合,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用心去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校长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如参加继续教育,参加学历提高,参加技能培训,参加校长专业化培训,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参加各种论坛讲座等等。当然学习还要从各种文化典范中汲取营养,逐步丰厚自己的积淀,使自己在业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并以此来确定教育行为,才能形成优化管理程序,优化师资队伍,优化课堂教学和优化学生素质的新理念。

近几年来学校出版了很多论文专集,还承担了省市级课题,还参与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题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课题;市级《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研究》课题等。

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没有思想就没有行为,就没有教育。”只有勤学了,善思了,才会融会贯通,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勤学苦读,获取理论;深思反思,走入实践。我们要在学中思,在思中学,运筹帷幄,三思而行,对学校的未来进行长远思考;长袖善舞,令行禁止,对学校的适应性进行审慎思考;高屋建瓴,超越经验,对学校的发展特色进行深入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有自己办学思想的校长,他会调动教师的激情,他会挖掘教师的潜能,他会扬起教师理想的风帆,他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办出一所富有鲜明个性特色、社会认可的品牌学校,使学校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因此,作为校长在管理一所学校时,必须能够站在当前国际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接触最先进最新鲜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同时还要能够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把理念转化成为自己先进的办学思想,然后用自己的办学思想去管理学校,管理教师,以不变应万变,执着的去追求,让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深入教师心中,去引领教师学习和工作,激发人的积极性,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创造一种学习、科研的氛围,让教师在这种氛围中自觉发展,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团结奋斗,进而促进学校发展,最后形成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总之,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在国内还是一个较新的话题,限于本人的学识,分析和思考肯定存在许多缺漏。在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本着一颗求真的心,一份求实的态度,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勇于探索,就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也就会为社会创设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真正落实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