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典出何处?

(2014-06-06 14:24:02)
标签:

杂谈

 

http://s2/mw690/003KTs5Ezy6JsEQVLep3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自嘲》诗中的两句。其

中的“孺子牛”并非鲁迅先生的杜撰,历史上确有典故哦!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孺子牛”究竟出自哪个典故吧!

《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齐景公和庶子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口衔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辈之也!”于是,后世就借用“孺子牛”来表示父母对儿女的过分溺爱。

鲁迅先生精通古文,所以这首诗更多表达的是对青年们的关爱。至于词义的演变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能是后来的发挥,不过鲁迅先生的这句话肯定也包含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孺子牛”究竟从何而来了,小编每天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些趣味文化知识觉得过得很充实哦!看完了这个典故,小编被齐景公这个千古传颂的 “爱子”故事深深感染了,都说母爱无私,殊不知父爱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今年的父亲节让我们好好表达一下对父亲的爱吧^_^

精彩不间断,明天再继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鬼话连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