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关雎》听、评课记录
(2015-06-01 15:18:35)《夸父逐日》听、评课记录
主讲人:王清喜
班级:七年级三班
一、
1、同学们知道那些神话故事?(学生谈论)
2、出示图片,这个是什么神话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文章
3、出示正确的朗读节奏 ,学生再读。
4、小组内试读。
5、全班齐读。
三、疏通文意
2、提交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字词。
3、教师抽查重点。
逐走:赛跑(走马上任
弃其杖:遗弃。(结合语境)
入日:太阳落下的地方。
4、翻译全文。
四、想象描述
1、请同学们把本文以小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一讲,看谁讲得精。分小组行动。
要求:(1)能添入描写,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
(2)能添入夸父为什么逐日,逐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夸父临死前是怎么想的。
2、小组代表讲述,成员补充。
3、组串故事。
五、品析形象
1、
2、
评课记录:
整堂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及课堂推进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主体,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在文言字词教学时还应落到实处,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文言现象。
《关雎》听、评课记录
主讲人:陈世丽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关雎》,感知内容。
2、生读,其他生评价。
3、齐读全诗。
4、结合注释,读懂诗意。使用一句话概括。
三、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1、选择你喜欢的画面进行自我朗读,用你的语言将其描绘。
2、生自读,想象,描绘。
3、同桌互读,读出情感和韵味。
4、全班齐读。
1、深入研读,以“我从——句,品出了《关雎》的——美”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和思考。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3、学生交流展示。
4、教师小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五、诗趣盎然美读《关雎》
1、男女生分读。
2、师生合作共读。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关雎
评课记录:
整堂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及课堂推进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主体,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经的艺术魅力。课堂完整,过程流畅,实现了生生、师生及与文本的对话。在其过程中应渗透对九年级学生爱情观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