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
`天心`
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Tenshin`
别称:朵兰、扑地兰、幽兰、朵朵香、草兰
科属:兰科 兰属
http://s15/mw690/001LPod7gy6QeVRDeGO0e&690
http://s4/mw690/001LPod7gy6QeVRY58fe3&690
http://s5/mw690/001LPod7gy6QeVSq7He84&690
http://s16/mw690/001LPod7gy6QeVSK0Gz9f&690
http://s4/mw690/001LPod7gy6QeVT4rUTe3&690
形态特征:
地生植物;假鳞茎较小,卵球形,长1~2.5厘米,宽1~1.5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4~7枚,带形,通常较短小,长20~40(~60)厘米,宽5~9毫米,下部常多少对折而呈V形,边缘无齿或具细齿。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外侧叶腋中抽出,直立,长3~15(~20)厘米,极罕更高,明显短于叶;花序具单朵花,极罕2朵;花苞片长而宽,一般长4~5厘米,多少围抱子房;花梗和子房长2~4厘米;花色泽变化较大,通常为绿色或淡褐黄色而有紫褐色脉纹,有香气;萼片近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2.5~4厘米,宽8~12毫米;花瓣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1.7~3厘米,与萼片近等宽,展开或多少围抱蕊柱;唇瓣近卵形,长1.4~2.8厘米,不明显3裂;侧裂片直立,具小乳突,在内侧靠近纵褶片处各有1个肥厚的皱褶状物;中裂片较大,强烈外弯,上面亦有乳突,边缘略呈波状;唇盘上2条纵褶片从基部上方延伸中裂片基部以上,上部向内倾斜并靠合,多少形成短管状;蕊柱长1.2~1.8厘米,两侧有较宽的翅;花粉团4个,成2对。蒴果狭椭圆形,长6~8厘米,宽2~3厘米。花期1~3月。
生长习性:
野生兰花多生长在杂树林丛(如栎树林和松、栎混交林、箭竹林或灌丛)下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坡、多石湿润山坡,遮阴度75%以上,空气湿度大,但通风良好土壤松润,利于排水的环境。
兰花是喜温植物,生长期适温为15-~25℃。冬季能耐-5~8℃低温,甚至短期0℃低温也可正常生长。花芽在冬季有显著的休眠期,从10月至翌年2月需低温(10℃以下)刺激才能开花。春兰要求空气湿润,在生长期要求湿度70%左右,休眠期为50%左右。对光线的要求不高,因兰花一般都是喜阴植物。但阳光对兰花又是不可缺少的,种类不同要求也不一样,春兰要求冬季阳光充足,夏季则必须遮去阳光的75%左右。兰花要求通风良好。土壤以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气、保水、排水良好、潮湿而不过湿的微酸性(pH值5.5~6.5)为最好。
地理分布: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