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栎
学名: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
别名
: 栎、橡碗树
科属 :
壳斗科 栎属
http://s15/mw690/001LPod7gy6MYg7PmRo1e&690
http://s9/mw690/001LPod7gy6MYfOhGcM78&690
http://s3/mw690/001LPod7gy6MYfQZSdYb2&690
http://s11/mw690/001LPod7gy6MYfTAygyfa&690
http://s14/mw690/001LPod7gy6MYfVYuVD3d&690
http://s8/mw690/001LPod7gy6MYfYWoXdc7&690
http://s10/mw690/001LPod7gy6MYg2bcW509&690
http://s9/mw690/001LPod7gy6MYg4mI0U78&690
http://s5/mw690/001LPod7gy6MYguCdrSa4&690
http://s9/mw690/001LPod7gy6MYgCuJFS48&690
http://s8/mw690/001LPod7gy6MYgFweQ767&690
http://s8/mw690/001LPod7gy6MYgxj62b17&690
http://s5/mw690/001LPod7gy6MYgtP1fC04&690
http://s7/mw690/001LPod7gy6MYgzQ5gOb6&690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树皮深灰褐色,深纵裂。幼枝被灰黄色柔毛,后渐脱落,老时灰黄色,具淡黄色皮孔。冬芽圆锥形,被柔毛。叶片形态多样,通常为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9厘米,宽2~6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缘有刺芒状锯齿,叶片两面同色,幼时被柔毛,老时无毛或叶背面脉上有柔毛,侧脉每边13~18条;叶柄长1~3
(~5)
厘米,幼时被柔毛,后渐脱落。雄花序常数个集生于当年生枝下部叶腋,有花1~3朵,花柱30壳斗杯形,包着坚果约1/2,连小苞片直径2~4厘米,高约1.5厘米;小苞片钻形或扁条形,向外反曲,被灰白色绒毛。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直径1.5~2厘米,高1.7~2.2厘米,顶端圆形,果脐突起。花期3~4月,果期翌年9~10月。
生长习性
:
生于海拔602200米的山地阳坡,成小片纯林或混交林, 阳性喜光,喜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不耐盐碱,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长最好,排水不良或积水地不宜种植。
与其它树种混交能形成良好的干形,深根性,萌芽力强,但不耐移植。抗污染、抗尘土、搞风能力都较强。寿命长,可达500~600年。
地理分布
:
产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在辽宁生于土层肥厚的低山缓坡,在河北、山东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阳坡,在西南地区分布至海拔2200米。朝鲜、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
实用价值
种子含淀粉和脂肪油,可酿酒和作饲料,油制肥皂;壳斗、树皮含鞣质,可提取栲胶;木材坚硬、耐磨,供机械用材;果入药,涩肠止泻,能消乳肿;树皮、叶煎汁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全木可以截段成段木后种植香菇和木耳。
木材为环孔材,边材淡红褐色,心材红褐色,气干密度0.8克/立方厘米,材质坚硬,纹理直或斜,耐腐朽,气干易翘裂;供枕木、坑木、桥梁、地板等用材;叶含蛋白质13.58%,可饲柞蚕;种子含淀粉56.4%,可作饲料和工业用淀粉;壳斗、树皮可提取栲胶。
本种树形高大,树冠伸展,浓荫葱郁,因其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可作庭荫树、行道树,若与枫香、苦槠、青冈等混植,可构成城市风景林,抗火、抗烟能力较强,也是营造防风林、防火林、水源涵养林的乡土树种。本种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较强,对氯气、氟化氢的抗性也较强。木材坚硬,不变形,耐腐蚀,作建筑、枕木、车船、家具用材。
药用价值
:
以果实及树皮、叶入药。秋季采果实,晒干;夏季采鲜叶入药。
树皮、叶:收敛,止痢。用于久泻痢疾。
果:解毒消肿。用于乳腺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