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
(2016-07-19 08:45:53)浅谈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
延安市富县沙梁幼儿园 爨霞霞
【内容摘要】课程文化是一个对课程全方位透析和关注的视角,也是一个浸润于整个课程之中的关键元素。幼儿园课程文化是幼儿园的精神内核,是幼儿园建设的灵魂。课程文化作为影响幼儿园建设的关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构建园本课程文化,统整幼儿园课程文化资源,培育幼儿园课程文化就必须尊重幼儿文化在幼儿园课程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促进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文化是幼儿园的精神内核,是幼儿园建设的灵魂。近年来,在学前教育改革过程中,幼儿园课程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课程文化作为影响优质幼儿园建设的关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园课程文化是利用幼儿园主体性文化资源以实现其特有的教育目的,帮劣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迚幼儿全面发展的各种育人性资源的总和。幼儿园课程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文化在幼儿园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创生。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幼儿园独特的底蕴和品质,是幼儿园的精神内核,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机构的标志。因此,课程文化是一个对课程全方位透析和关注的视角,也是一个浸润于整个课程之中的关键元素。对课程文化的关注,应该成为今后幼儿园课程建设和研究的重要路径或思想方式。
二、如何建设幼儿园课程文化
每一所幼儿园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如何建设适合本园发展的课程文化,需要在认真审视社会大环境及幼儿园内部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为核心,以幼儿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即幼儿的社会化和文化化为落脚点,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因事 。园本课程文化是幼儿园的立园之本,是幼儿园形成自身办园特色的基石,是幼儿园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建设和积淀所形成的内化的、独特的、稳定的办学特征、品质和风貌。归根结底,园本课程文化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活劢中表现出的不众不同的风格。文化的发展以继承性,即以文化的过去状态和随后状态的联系为前提。因此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地加以组织和实施。
(一)每一所幼儿园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课程开发、活动实施、幼儿成长记录等评价的课程体系,并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幼儿园在建设课程文化时,首先要认清本园的课程文化实际,了解本园的历史文化,审视本园的课程历史,在继承、利用已经积累的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分析和创造性地改造这些文化,以形成符合优质幼儿园需要的课程文化。其次,幼儿园要结合本园的当下文化,创新园本课程文化。使幼儿园的当下文化融合了自身历史文化、周围文化资源和当代学前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个性化特征。
(二)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和选择教材内容时,幼儿园管理者应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应鼓劥教师编写、采用和实施乡土教材、地方教材等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教材,有效实现幼儿园课程体系对世界先进文化、本民族和本地区优秀文化的接纳。根据《指南》精神,我们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入手,由近及远,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的乡土资源。
(三)园长是幼儿园发展不课程文化建设的领军人物,是办好优质幼儿园的关键人物,是教师投身课程文化建设的榜样和向导。作为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引领者,园长的思想境界、工作作风、领导艺术、性格、兴趣、知识能力结构等对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园长要以身作则,注重个人修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幼儿园课程文化建构中的作用,扩大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对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影响。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相比,幼儿园课程具有更强的师定性特征,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教师要自觉和富有成效地提高建设和施课程文化的能力,在课程文化建设中不断增强自己对课程文化的反思能力。在课程实施中,只有教师的自我意识觉醒了,对课程文化的反思能力提高了,教师才会自觉地学习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并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
(四)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既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师课程文化实践的新要求,也是优质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创造适合其认知特点的体验机会,为幼儿创造艺术化、形象化的体验环境,支持和欣赏幼儿的体验活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与幼儿平等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幼儿及幼儿的文化,在尊重幼儿生命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创造与幼儿生命相和谐的幼儿园课程文化,从而更好地完成保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使命。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文化中,成人文化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幼儿被当作纯粹的“认知体”,幼儿园成为“将原材料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中各种需要的工厂”,幼儿园课程成为向幼儿灌输知识的工具。工具主义课程观影响下的幼儿园课程文化无视幼儿的存在,无视幼儿文化的存在,“造成一些年纨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与传统理念不同,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强调要培育、提升、拯救幼儿自己的文化,让幼儿文化成为幼儿园文化的主旋律。幼儿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和文化活劢方式。优质幼儿园课程文化不应以成人文化生硬地代替幼儿文化,而应在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各个方面与幼儿独特的文化活动方式相一致,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文化遵循自身规律向成人文化转变,逐步实现幼儿的社会化和文化化发展。
三、关注课程文化不同层面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文化包含很多层面,我们在课程文化的建设中,应关注每一个层面的课程文化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文化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首先,是关于课程的信念。这涉及如何看待幼儿园课程,用怎样的价值观来建构和实践幼儿园课程,如何看待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如何看待课程对幼儿与社会的价值,如何看待课程与幼儿生活的关系,等等。其次,是关于课程的知识。要关注幼儿园教师拥有的关于课程及课程设计的知识以及关于课程实施的知识在多大程度上体现科学性、体现与本幼儿园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现实针对性,幼儿园教师又如何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提升经验和创新知识。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看,课程建设较为成功的幼儿园都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文化不是外加的,而是互动和生成的。再次,是关于课程实践中的行事方式。这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和成熟的并符合幼儿园自身状况的处理课程事务的策略、措施。一套合理的关于课程实践的行事方式对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幼儿园课程文化的重要内容。最后,是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物质环境和条件。这是物化的幼儿园课程文化。例如,幼儿园为何如此种植植物,空间为何如此间隔,墙饰为何如此呈现,等等,这一切均是课程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应该关注每一个层面的课程文化。
总之,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强调要培育、提升、拯救幼儿自己的文化,让幼儿文化成为幼儿园文化的主旋律。幼儿具有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和文化活动方式。幼儿园课程文化不应以成人文化生硬地代替幼儿文化,而应在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各个方面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文化遵循自身规律向成人文化转变,逐步实现幼儿的社会化和文化化发展。幼儿园课程文化是立园之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不断的实践摸索,以求形成内化的稳定的办学特征品质和风格,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形成自己的文化风格。
重要参考文献
[1]《3-6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不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1-27.
[4]《注重园所文化建设 ,不断提升办园品味》 [J] 上海市学前教育网 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