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化学课程目标

(2013-10-15 11:11:19)
标签:

王德强

校园

分类: 通知公告

《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方面提出的目标是: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这些目标既有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又有联系实际、联系技术和社会方面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由近及远”,让学生从它们熟悉的身边物质和化学现象开始学习化学,以便减少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兴趣,也便于他们“学用结合”。在不同的专题学习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与大量的学习素材相联系。知识与技能作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标准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组目标的核心是把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构成;重视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科学本质;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不仅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更重视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新课程标准》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提出的目标是: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这些目标不但有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活动方面的,还有涉及人际关系的认知过程交往活动的。它们的实现依赖于活动过程的精心设计和展开,而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是无法实现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加科学探究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是: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