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房宫赋》

(2021-01-31 09:26:24)
标签:

文化

分类: 专业应用

《阿房宫赋》《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

1、《阿房宫赋》中,起势雄健,表现秦王一统天下、势如破竹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

2、《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国伐尽树木,建造阿房宫的句子是:蜀山兀阿房出

3、《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两句交代了阿房宫修建的历史背景是六国灭亡,天下一统,并为下文写秦对六国贪婪和对天下人贪婪,以及总结六国和秦的灭亡做好铺垫。“蜀山兀极言 修建阿房宫耗费木材之多,侧面写出阿房宫的工程浩大,并暗含了导致秦灭亡的“奢”和“贪”。“阿房出开篇点题,为全文张目。首句仅十二个字,文章纲目题旨已经全部蕴含其中,结构之精当,令人赞叹。

4、《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6、《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隔离天日 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7、《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骊山北构而西折 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8、《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一句直接从正面概括写阿房宫占地面积极广,工程浩大。“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两句写阿房宫依骊山而建,一直建到咸阳,来衬托阿房宫之大。

9、《阿房宫赋》中,作者描写阿房宫总体建筑形势的句子是: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10、《阿房宫赋》中,作者描写两条大河流经阿房宫,以此表现阿房宫占地广阔的句子是: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11、《阿房宫赋》中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两句写有两条河流在宫墙内流淌,"来侧面衬托阿房宫之大。

12、《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手法历数阿房宫楼阁之多的句子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13、《阿房宫赋》中在写完阿房宫占地面积极大显示秦的“奢”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两句接着描写阿房宫建筑密度极大,从另一个角度继续强化秦之“奢”。

14、《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的句子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5、《阿房宫赋》中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两句描写阿房宫廊檐形制多样,美轮美奂,极显气。

16、《阿房宫赋》中,描写宫殿、楼阁依地形而建,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的句子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7、《阿房宫赋》中用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两句描写阿房宫建筑讲究依托地势,自然和谐,房檐屋角神采飞扬,富有建筑艺术之美。

18、《阿房宫赋》中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19、《阿房宫赋》中用盘盘焉,囷囷焉”两句描摹阿房宫建筑群的形态有的像蛇在盘旋,有的像谷仓一样。

20、《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建筑之多的句子是: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21、《阿房宫赋》中蜂房水涡一句写阿房宫的建筑像蜂巢,像水涡,言建筑之密集;“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句写宫中矗立的建筑数目众多。

22、《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手法、反问语气、惊诧口吻描写阿房宫中水上桥梁的句子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23、《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两句,把桥比喻为横卧在河面上的长龙,使静态的桥有了动态之美。

24、《阿房宫赋》中长桥卧波一句写出桥在水上的形态,故意借未云何龙一句问没有云彩,怎么会有龙”,颇有情趣。

25、《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手法、反问语气、惊诧口吻描写阿房宫中楼阁之间通道的句子是: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6、《阿房宫赋》中复道行空一句写空中复道,故意借不霁何虹一句设问不是雨后初晴,怎么就见彩虹”,想象神奇瑰丽。

27、《阿房宫赋》中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两句写阿房宫中桥梁高高低低,分不清东西南北。

28、《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通感、夸张等手法描写阿房宫中歌舞之盛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29、《阿房宫赋》中春光融融一句形容楼 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风雨凄凄一句形容大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

30、《阿房宫赋》中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两句描写了歌女袖子生风以致改变了室内气候。

31、《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中歌舞之盛导致气候变化的句子是: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32、《阿房宫赋》中,作者描写六国宫妃、女儿、孙女等被掳至秦的句子是: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33、《阿房宫赋》中写秦之掠夺对象,一是六国,二是天下百姓。第二段写秦对六国和“物”的贪奢。其中“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身份显贵,却被“辇来于秦”,早晚唱歌拉弦,为秦宫人。 衬秦人之尊,也更见秦人之奢。

34、《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打开梳妆镜的情景的句子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35、《阿房宫赋》中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两句描写了宫女们早晨照镜子的情景。

36、《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梳理发髻的情景的句子是: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37、《阿房宫赋》中杜牧善于用比喻,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两句描写了宫女们早上梳头时的情形。

38、《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泼洒脂水的情景的句子是: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39、《阿房宫赋》中杜牧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渭流涨腻弃脂水也,从渭河水面上漂浮物的角度,极言宫女之多。

40、《阿房宫赋》中,作者用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焚烧熏香的情景的句子是:烟斜雾横椒兰

41、《阿房宫赋》中从宫内香气缭绕的角度渲染美女之多,生活之侈的句子是:“烟斜雾横椒兰

42、《阿房宫赋》中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两句从听觉角度写宫车来时的响动,“辘辘远听不知其所之也两句则从听觉写宫车远去的响动,表现车去之远,暗应上文所写阿房宫之大。

4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描写宫车经过的巨大声响的句子是: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44、《阿房宫赋》中,作者用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宫人们不得秦王临幸的落寞心境的句子是:辘辘远听不知其所之也

45、《阿房宫赋》中从照、梳、妆、香四个方面写秦宫人用心装扮,而望幸焉,以表现秦之贪奢。其中用来描写“焚椒兰”的语句是“烟斜雾横,用来描写“宫车过”的语句是雷霆乍惊 《阿房宫赋》 ”。

46、《阿房宫赋》中“烟斜雾横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雷霆乍惊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47、、《阿房宫赋》中,描写宫人们极尽妆扮,渴望得到临幸的句子是: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

48、《阿房宫赋》中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两句描写阿房宫嫔妃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49、《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一句描绘嫔妃渴望皇帝临幸时楚楚动人的姿态,后句写有人很久不得幸,写秦对“人”之不惜。下文“剽掠其人,倚叠如山写六国对本国民众大肆掠夺“物”,写六国之贪;输来其间写秦国对六国所贪掠之“物"的再次掠夺,为末段议论埋下伏笔。

50、《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互文手法描写六国积累珍宝过程的句子是: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51、《阿房宫赋》中,作者描写六国历经长久,掠夺人民大量财产的句子是: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52、《阿房宫赋》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写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人搜刮来之后像土块、铁锅一样胡乱地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3、《阿房宫赋》中,描写秦人肆意践踏六国的宝鼎、美玉、黄金、珍珠等珍稀物品的句子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54、《阿房宫赋》中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三句描写了秦人不珍惜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生活极度奢侈。

55、《阿房宫赋》中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两句,以对偶句描写了秦人不珍惜剽掠而来的珍宝,宝物贱用,弃掷逦迤一句写不仅贱用宝物,还到处丟弃,极显秦之“奢侈”。

56、《阿房宫赋》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三句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态度。

57、俗话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阿房宫赋》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58、《阿房宫赋》中,作者用质问语气谴责秦统治者极尽奢靡而不知怜惜的句子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9、《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控诉秦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0、《阿房宫赋》中通过秦朝统治者搜刮天下百姓财富和挥霍财富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形,来批判秦朝统治者奢侈的句子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1、《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写杜牧对秦国贪婪掠夺天下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的批评。

62、《阿房宫赋》中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表达了对秦的恶行的批判:索取财物时一丝一毫都要计较,挥霍时却丝毫不珍惜。

63、杜牧在《阿房宫赋》用弃掷逦迤一句写秦对从六国掠来的珍宝到处丢弃,尽显其”;奈何取之尽锱铢一句则感叹秦对天下人的”,为后文写“族秦者,秦也蓄起了饱满的文势。

64、《阿房宫赋》中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两句用宫中之“柱”与田间农夫比;“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两句用梁上之木与女工比;“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两句以阿房宫用钉数目与库中米粒比;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两句以瓦缝与帛缕比,尽显秦朝统治者的暴敛与奢侈。

65、《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梁柱之多的句子是: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66、《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屋椽之多的句子是: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67、《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钉头之多的句子是: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68、《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屋瓦之多的句子是: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69、《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栏杆之多的句子是: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70、《阿房宫赋》中,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管弦繁复的句子是: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71、《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劳作吃穿做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72、《阿房宫赋》中,表现秦王钳民之口的句子是: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73、《阿房宫赋》中,表现秦王尽失人心、骄横顽固的句子是: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74、《阿房宫赋》中,作者简明扼要地描写秦王朝迅速灭亡和阿房宫被焚烧的历史过程的句子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75、《阿房宫赋》中戍卒叫函谷举 两句简洁概括地写出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这段历史。

76、《阿房宫赋》中杜牧用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两句写出了农民起义埋葬了秦王朝的统治,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

77、《阿房宫赋》中杜牧用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他们自己造成的,然后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是:“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8、《阿房宫赋》中用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来总结若六国“爱人”则不被秦灭,接着写如秦也“爱人”,便不可能亡国灭族。

79、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则足以拒秦” ;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又怎么会灭亡呢?

80、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设想:假如六国之君能够爱惜自己的人民,“则足以拒秦;同样, 假如秦能够爱惜六国之民,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没有谁能够消灭它。

81、《阿房宫赋》中,作者提出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百姓,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句子是: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8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 紧接着说: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83、《阿房宫赋》中先总结若六国爱人则不被秦灭,接着对秦也做了爱人的假设: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84、《阿房宫赋》指出,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使六国各爱其人,则六国能抵御强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秦可江山永固。

85、《阿房宫赋》中,杜牧说族秦者秦也” ,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6、古人写文章常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就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秦人覆辙。

87、《阿房宫赋》中,作者在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覆辙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8、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虞美人》
后一篇:《滕王阁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