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楼实验幼儿园校本培训活动《班本课程》研讨记录表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项目名称 |
教师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余秀环 |
活动时间 |
2020年6月9日 |
活动地点 |
线上钉钉群 |
活动主题 |
《班本课程》学习研讨 |
主 讲 人 |
余秀环 |
参加对象 |
全体教师 |
申请学时 |
2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阐述生命教育的有关的内容。 设计活动共性的问题:1.一个活动使用过多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与活动内容无法对应 3.找不到可以对应的教学目标4.缺乏上位思考,仅字面意义解读教学目标5.无法真正理解教学目标的意义6.没有思考活动细节7.活动之间缺乏连贯性8.经常使用的教学目标总是那几个。回顾我们生命教育课程的四个维度生: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天(宇宙)。 生命教育活动设计从三个方面:从主题方式展开、融入课程设计和从绘本展开,我们这次从从绘本是进行展开我们教学活动设计的。 二、议题讨论: 1.绘本《妈妈要去打怪兽》核心价值是什么(主题是什么)。 再次观看简短的7分钟的绘本视频,我们大家说说绘本核心主题,大家畅所欲言 张晓威:我们可以带孩子了解医生、理解医护人员,了解生命的意义 宋少红:这个绘本也是一本科普知识的绘本 蔡盈盈:我从抖音看到这本绘本是有感于当地医务工作者反应,孩子长期的分离,因为担心孩子,惦记孩子,才研发的 罗晴丹:从绘本中就知道什么是病毒?病毒是怎么来的? 杨小飞:这个绘本也是一本科普知识的绘本 张逸:这本绘本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爸爸妈妈,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他们所做的事情。 叶春雷:绘本中让孩子们了解到新冠病毒的发病症状。 陈梳:病毒无情、隔离不隔爱,我觉得里面讲到的品质是和绘本中教育价值,也就是主题是爱。 罗晴丹:即使你不是一位医务人员,也应该陪孩子一起读读这本绘本,利用这个绘本,用孩子更能理解的语言。 陈梳:这本绘本涵盖了很多的只是,比如新型冠状病毒的科普知识和孩子情绪过程,还有无私的爱,勇敢也可以是核心价值。 我们要培养的,并不是一个“象牙塔”里的孩子而是一个“社会人”。即使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去与这个世界建立链接。而这种链接,并不仅仅局限于知道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更在于知道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为这个世界奉献一份力量,甚至火神山建筑工地的叉酱和铲酱,都在绘本里出镜了,让他们知道自然而然存在的世界,是由一份份微小的努力组成的就像冒着危险送快递的快递员、坚持上班的营业员、研究病毒的科学家……这或许就是给孩子埋下一颗责任感和世界观的种子。但是孩子的原有的经验还是不够的,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认知的能力来讲,我觉得,我们这次我们核心主题整理为:勇敢 、无私的爱 、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对绘本再次观看,对绘本再次梳理绘本的核心主题在哪里? 我们总结出来的是两种,第一条线品质是勇敢无私的爱,关爱、尊重、感恩:指向感受身边的关怀、责任、勇气、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大爱情感,激发喜爱、尊重、感恩之情。 第二条线是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科普。 2.幼儿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幼儿的能力。基于儿童视角,教师需从“身心健康、社会情感、科学认知”三个方面链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真实经验和发展需要。 (摘抄)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在当前疫情背景下,我们需“关注幼儿乐观积极的情绪状态”,降低幼儿的恐惧。大班幼儿则能学会从容,自我管理、调节情绪。其次,更“注重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保证喝水量,不偏食挑食,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与自我保护能力。 陈梳:我们根据孩子原有经验与能力对这个绘本进行解析。
预设(1)我们以后是不是可以不用戴口罩了?(疫情结束了,会对口罩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用产生问题思考。)
自豪、热爱(对家乡、祖国):指向让幼儿感受祖国一家亲,产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对科研人员、在一线抗疫的医生护士的崇拜、自豪之情。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是幼儿科学学习的主要内容。病毒既离孩子很远,又离孩子很近。首先,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大班幼儿则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究底;其次,“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鼓励幼儿寻找答案;生命教育也是重要的内容,“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生命、生活、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珍爱生命,尊重和保护自然。 认识事物和现象及事物之间关系:指向对病毒外形特征、生存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等问题的探究和表达。 我提取了以上的内容,其实我们可以去深入了解。
|
||
过程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