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幼儿园教师课堂提问技巧》

标签:
校本培训 |
分类: 经验交流 |
项目名称 |
聚焦课堂 |
活动负责人 |
黄小莺 |
活动时间 |
2022年6月14日 |
活动地点 |
中一班教室 |
活动主题 |
经验交流《幼儿园教师课堂提问技巧》 |
主讲人 |
徐海珍 |
参加对象 |
中班段教师参与 |
申请学时 |
1课时 |
活 动 内 容 及 进 程 |
在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模式化现象较重,大部分教师只会简单地提问,孩子不需要经过思维加工便能得到答案,不能让孩子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得到提升。为了让教师的提问更有效,6月14日中午中班段进行《幼儿园教师课堂提问技巧》经验交流活动。共同学习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三个转化”。 在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经常会习惯性地提问“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孩子受其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特点的影响,只关注后面的问话,一律回答“对”“是”“好”,这样的提问让孩子可以不经过思考,便脱口而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首先引导教师改掉不好的提问习惯,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深挖教材,通过设计有价值的提问,来激发孩子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2.预设性提问向生成性提问转化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目标的制定我们倾向于三个维度: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而在幼儿园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存在重知识技能,轻情感目标的现象,而情感目标正是一节教学活动中生成出来、需要提升的精髓所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只有关注了孩子的生成问题,才能使教学活动绽放异彩。 3.关注个体提问向面向全体提问转化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有一种理念就是:课堂上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声音,从而保证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例如在大班的语言课《十二生肖》《百家姓》等课程中,我们让每个孩子都说出自己的生肖和姓名。此外,我们还要设计面向全体孩子的提问,可以让孩子叽叽喳喳地参与讨论,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
||
活 动 反 思 及 建 议 |
通过此次经验交流活动,解决了一些教师们对课堂提问技巧困惑。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提问如何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把问题提在幼儿“现实发展区”,幼儿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对他们的发展无所裨益;如果提的问题太难,孩子经过努力仍百思不解,也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应该把问题提得比幼儿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知识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情况,向幼儿提出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应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保证在难不倒孩子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
|
||
过程确认 |
情况属实 保教处负责人签字:黄小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