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动
内
容
及
进
程
|
一、组员教师签到
二、主题审议
鳌江镇工业区幼儿园前主题审议记录表
参加
人员
|
小班段教师
|
时间
|
5月13日
|
记录人
|
林春节
|
审议
内容
|
《虫虫飞》
|
实施时间
|
5.16-6.2
|
审议形式
|
集体讨论研讨
|
主题
分析
|
“虫虫飞”主题中,幼儿将亲近春夏之际最为常见的小飞虫,探究他们眼中这些长着翅膀的“小精灵”。主题将从“好多虫虫都会飞”“虫虫你为什么会飞”“我和虫虫一起飞”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好多虫虫都会飞”中,幼儿将发现周围有许多会飞的小虫虫,同时也将初步感知虫虫翅膀的特征。在“知了叫,夏天到”“蝴蝶飞,宝贝追”“蜻蜓仙子”“点点瓢虫飞”一系列活动中,幼儿会欣喜地发现,原来在高高的大树上、美丽的花草丛中有那么多会飞的虫虫。同时,幼儿还会自然地发现小飞虫身体两边的翅膀是一样的,还会惊喜地发现有的小飞虫拥有通透的翅膀,有些小飞虫拥有花色的翅膀,在发现的过程中,幼儿对身边相关事物的观察也变得更有兴趣。
第二层次“虫虫你为什么会飞”中,幼儿将进一步发现虫虫会飞的秘密。活动“蜜蜂嗡嗡”和“萤火虫”引导幼儿近距离观察、发现——当小飞虫不断扇动自己的翅膀,它们就能像精灵一样在空中尽情飞舞。活动
“抓知了”让幼儿体会到虫虫带来的乐趣,如果能和虫虫做朋友,那将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由此,幼儿变得更加喜爱这些小飞虫。学唱歌曲《小蜜蜂》更起了幼儿与小飞虫一起玩要的兴致。活动“虫虫王国”将幼儿带人森林中的虫虫城堡,幼儿和虫虫就像好朋友一样玩捉迷藏的游戏。在发现虫虫翅膀秘密的过程中,幼儿想要拥有一对翅膀的愿望也变得更为迫切。
第三层次“我和虫虫一起飞”着重引导幼儿体验和虫虫一起飞的乐趣。“毛毛虫的梦”“虫虫穿花衣”“借翅膀”等活动,满足了幼儿一直以来的梦想。当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翅膀,他们将会多么欢欣雀跃。紧接着,“下雨啦”“我和虫虫一起飞”“精灵之家”等活动,使幼儿在与同伴和亲子的游戏中尽情享受有翅膀的乐趣…由此获得的积极体验,促使幼儿更喜欢和身边的人相互交流、分享快乐。
三个层次的活动分别从“整体感知”“趣味发现”“创意表达”三个维度推进主题目标的实现主题。主题实施的前两个层次中,教师需注重让幼儿逐步深入地细致观察,充分感知小虫虫翅膀的外形、花色及振动飞舞的特点,为幼儿后期的创意表现奠定基础。主题实施的最后一个层次中,教师则需注重为幼儿创设充分的人际交往的时空,鼓励幼儿多和同伴、老师、家人交流信息,不断体验主动表达和积极回应带来的乐趣。

|
主
题
目
标 定
位
|
原目标:
1.
了解春夏常见的一些小飞虫,发现小飞虫翅膀的明显特征。
2.
体验模仿各种小飞虫嬉戏的乐趣,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尝试主动表现和积极回应,初步形成乐于交往的积极情感,感受成长的快乐。
调整原因:
原目标层层递进,含有情感教育和探索操作的活动,就是在原目标前加一点本周需要的小小目标。
新目标:
1.
了解春夏常见的一些小飞虫,发现小飞虫翅膀的明显特征。在发现的过程中,幼儿对身边相关事物的观察也变得更有兴趣。
2.幼儿将进一步发现虫虫会飞的秘密。体验模仿各种小飞虫嬉戏的乐趣,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引导幼儿体验和虫虫一起飞的乐趣。尝试主动表现和积极回应,初步形成乐于交往的积极情感,感受成长的快乐。
|
环
境
创
设
|
根据主题三个大层次,设计相应的主题核心提问如:“哪些虫虫它会飞”“虫虫你为什么会飞”“我和虫虫怎么飞”。围绕三个核心提问,结合主题依次开展各类活动,收集并呈现相关信息材料。如:围绕第一个核心提问呈现知了、蝴蝶、蜻蜓、瓢虫等小飞虫的实物图片、卡通图片、照片以及幼儿的手工作品;围绕第二个核心提问聚焦呈现各类虫虫飞舞时的图片和照片,凸显虫虫飞舞时翅膀的动态,及其生长的自然环境;围绕第三个核心提问呈现教学活动中的“到处飞舞的小飞虫(表述方位变化)、自制的虫虫翅膀、幼儿涂色的虫虫翅膀以及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照片(如幼儿模仿虫儿飞等活动图片或园外拍摄的和主题相关的照片)。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和家长关注主题墙面的信息,不断丰富主题墙的内容,引发幼儿、家长与主题墙的信息互动,发挥主题墙对主题开展的促进作用。
展示区
·借助走道、教室等适合悬挂的高处,以自制树木、树叶为背景,悬挂通常在相对高处停驻或飞小飞虫,如知了、萤火虫等。(萤火虫可利用光碟等易于反光的半成品材料制作,凸显萤火虫发光特质。)
·借助走道、墙面等适合粘贴的低处,以自制花草丛为背景,粘贴通常在相对低处停驻或飞舞的小虫,如蝴蝶、蜻蜓、瓢虫、蚱蜢等,主要用来展示幼儿的手工作品和亲子手工作品,便于幼儿伙伴、和教师、和爸爸妈妈观察交流。
·借助某个角落设置一个“?”(小问号好奇角),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教学活动中没有出现虫虫图片或照片,利用餐后等生活环节,引导幼儿说说与这些虫虫相关的问题,如“这个虫虫有翅膀吗”“它的翅膀是怎样的”“它通常在哪里飞”等,拓展本主题的相关经验外延,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
区角
活动
|
语言区:
活动需要的材料,提供干净的废旧材料杆子,如PVC管,也可用硬卡纸制作杆子,分别放在几只盒子里;收集各种玩具小娃娃:“蝴蝶飞,宝宝追”的挂图、儿歌CD,欢快的背景音乐和播放机
一可能引发的活动
1.轻声循环播放儿歌《蝴蝶飞,宝宝追》
2幼主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蝴蝶,将其粘贴在杆子头的双面胶上。
3.幼儿可一个人手持粘有蝴蝶的杆子和小娃,进行游戏:也可和好朋友面对面分别持杆子和娃娃,进行游戏;幼儿听背景音乐和儿歌CD,玩“蝴蝶飞,宝宝追”游戏,自然地学念儿歌。
一对教师指导的建议:
1.游戏前,教师引导幼儿挑选杆子和自己喜欢的蝴蝶,明确杆子红色部位是手握区,然后引导幼儿尝试将蝴蝶粘贴到杆子上有双面的部位。
2.游戏时,教师引导幼儿用杆子上上下下表现蝴蝶忽高忽低地飞,小娃可随蝴蝶跳动或蹲立,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
3.游戏后,教师引导幼儿将蝴蝶从杆子上取下,放回盒子里,初步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
|
家
园
共
育
|
1.请家长陪伴、鼓励孩子观察各种小飞虫,也可和孩子共同捕捉小飞虫,丰富孩子关于虫虫的经验。
2.和孩子一起收集与小飞虫相关的标本、图片、照片,和孩子一起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如丰富主题墙、展示区等,收集各种关于虫类的多媒体资料,在一日活动小板块的时间段中播放欣赏,对于孩子特别喜爱的虫子影像,可采用微格方式剪辑,定格,以供细致欣赏。
3.和孩子共同制作“精灵翅膀绘画表”。
4.家长可自行组织假日小队“虫虫大搜索”活动,带孩子去植物园或公园等虫虫较多的地方,和孩子一起找找已经认识的或者从未见过的虫虫,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虫虫游戏。
|
教
学
内
容
选
择
|
第一周:《好多虫虫都会飞》
|
教学活动:
《知了叫,夏天到》《蝴蝶飞,宝宝追》《蜻蜓仙子》《点点瓢虫飞》
区域活动:
语言区:提供知了图片,供幼儿自主观察和交流,欣赏知了翅膀左右对称的美感。
日常活动:《好多虫虫飞来了》
一准备:
1.各种小飞虫的粘贴纸和自制翅膀。
2.一块相对平整的场地,场地上投放自制的花草丛教具。
3.欢快的音乐
一过程:
1.晨间活动或室外自主活动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虫虫的粘贴纸或翅膀,扮成虫虫。
2.幼儿在指定场地内或在教师设置的“花草丛”中,随音乐自由模仿各种虫虫飞舞。
—提示:
1.引导幼儿回顾各种虫虫的翅膀特征和飞舞动作。
2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粘贴纸和翅膀的机会,引导幼儿相互协商分配、轮流尝试等
3.提示幼儿在飞舞时控制跑动速度,尽量避免相互碰撞。
规则游戏: 虫虫找翅膀
一准备:
1.自制各种小飞虫的单翅卡片(可做得大一些,相同种类的卡片数量多一些)
2歌曲《萤火虫》。
3幼儿熟悉歌曲《萤火虫》,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节奏动作。(参照教案,在每个乐句结束拍用简单动作表示萤火虫发光即可)
一玩法:幼儿每人胸前粘贴着虫虫单翅卡片,围圈坐。若干幼儿在圆圈内随歌曲《萤火虫》拍手走动,寻找和自己的单翅成对的幼儿。乐句结尾如果找到相同的翅膀,则好朋友抱一抱,未找到的幼儿在下一轮歌曲继续找。
__提示:
游戏过程中,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随歌曲节奏拍手走动,一起体验找到朋友的快乐。
|
第二周:《虫虫你为什么会飞》
|
集体活动:
《蜜蜂嗡嗡》 《抓知了》《小蜜蜂》 《虫虫王国》《萤火虫》
区域活动:
表演区:投放歌曲《蜜蜂做工》和教图,提供蜜蜂头饰,鼓励幼儿自主结伴,继续扮演蜜蜂学唱歌曲。
日常活动:《花儿传传传》
准备:节奏欢快的音乐、教师制作的彩色大花朵。
一过程:
1. 午睡起床后,幼儿自主结伴围圈坐,先随音乐拍怕手,学学各种虫虫飞。
2. “虫虫最喜欢和花儿一起做游戏了。”圈上幼儿在音乐声中按一个方向轮流传递花朵。
3. 音乐停止时,花朵在哪个幼儿手中,该幼儿就到圆圈中间随音乐模仿和表现自己喜欢的虫虫的飞舞。
规则游戏:《连连看》
—准备:将虫虫图片粘贴在扑克牌正面,自制成虫虫卡片若干张,并分别放置在小盒子内,上下双排格子图片
—玩法:幼儿一人取一个盒子,两两自主结伴。一名幼儿先任意选取一张虫虫卡片放在上牌格子里,另一名幼儿观察上排格子内的虫虫图片后,在自己盒子内寻找相同的虫虫卡片,排放在下排格子里,相互验证,游戏可循环进行。
|
第三周:《我和虫虫一起飞》
|
集体活动:
《毛毛虫的梦》《下雨啦》 《虫虫穿花衣》《我和虫虫一起飞》《借翅膀
》《精灵之家
》
区域活动:
益智区
提供鞋盒,点数瓢虫卡片,引发幼儿去观察、发现瓢虫翅膀颜色和点数的不同,尝试按颜色为瓢虫找家。
日常活动:虫虫大搜索
—准备:
1.
在园内寻找虫虫相对较多的花丛草。
2.
虫虫贴纸若干
—过程:
1.
利用餐后散步环节,幼儿自主结伴在园内花草从附近寻找会飞的虫虫。
2.
幼儿和同伴一起向大家说说自己寻找的结果。
3.
找到虫虫并能向同伴大胆描述的幼儿,可到教师处拿取一张虫虫贴纸作为奖励。
规则游戏:《抓知了》
准备:欢快的音乐;在地面画上简笔大树图。
玩法:
幼儿在大操场拉圈站立。教师在圆圈内走动,轻拍个别幼儿的肩膀。被拍到肩膀的幼儿即为小知了。教师播放音乐,“小知了”可绕着“小树”随意跑动、起舞。音乐停止,教师说“抓知了哦”,“小知了”逃跑并紧抱“小树”,来不及抱“树”
的“小知了”被抓后,去“大树”上休息。
|
调
整
后
的
教
学
内
容
|
第一周《好多虫虫都会飞
》
|
教学活动:
《知了叫,夏天到》《蝴蝶飞,宝宝追》《抓知了》《毛毛虫的梦》
区域活动:
语言区:提供知了图片,供幼儿自主观察和交流,欣赏知了翅膀左右对称的美感。
日常活动:《好多虫虫飞来了》
一准备:
1.各种小飞虫的粘贴纸和自制翅膀。
2.一块相对平整的场地,场地上投放自制的花草丛教具。
3.欢快的音乐
一过程:
1.晨间活动或室外自主活动环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虫虫的粘贴纸或翅膀,扮成虫虫。
2.幼儿在指定场地内或在教师设置的“花草丛”中,随音乐自由模仿各种虫虫飞舞。
—提示:
1.引导幼儿回顾各种虫虫的翅膀特征和飞舞动作。
2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粘贴纸和翅膀的机会,引导幼儿相互协商分配、轮流尝试等
3.提示幼儿在飞舞时控制跑动速度,尽量避免相互碰撞。
规则游戏: 虫虫找翅膀
一准备:
1.自制各种小飞虫的单翅卡片(可做得大一些,相同种类的卡片数量多一些)
2歌曲《萤火虫》。
3幼儿熟悉歌曲《萤火虫》,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节奏动作。(参照教案,在每个乐句结束拍用简单动作表示萤火虫发光即可)
一玩法:幼儿每人胸前粘贴着虫虫单翅卡片,围圈坐。若干幼儿在圆圈内随歌曲《萤火虫》拍手走动,寻找和自己的单翅成对的幼儿。乐句结尾如果找到相同的翅膀,则好朋友抱一抱,未找到的幼儿在下一轮歌曲继续找。
__提示:
游戏过程中,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随歌曲节奏拍手走动,一起体验找到朋友的快乐。
|
第二周:《 虫虫你为什么会飞 》
|
集体活动:
《蜜蜂嗡嗡》 《蜻蜓仙子》《小蜜蜂》 《虫虫穿花衣》《萤火虫》《虫虫找翅膀》
区域活动:
表演区:投放歌曲《蜜蜂做工》和教图,提供蜜蜂头饰,鼓励幼儿自主结伴,继续扮演蜜蜂学唱歌曲。
日常活动:《花儿传传传》
准备:节奏欢快的音乐、教师制作的彩色大花朵。
一过程:
1.午睡起床后,幼儿自主结伴围圈坐,先随音乐拍怕手,学学各种虫虫飞。
2.“虫虫最喜欢和花儿一起做游戏了。”圈上幼儿在音乐声中按一个方向轮流传递花朵。
3.音乐停止时,花朵在哪个幼儿手中,该幼儿就到圆圈中间随音乐模仿和表现自己喜欢的虫虫的飞舞。
规则游戏:《连连看》
—准备:将虫虫图片粘贴在扑克牌正面,自制成虫虫卡片若干张,并分别放置在小盒子内,上下双排格子图片
—玩法:幼儿一人取一个盒子,两两自主结伴。一名幼儿先任意选取一张虫虫卡片放在上牌格子里,另一名幼儿观察上排格子内的虫虫图片后,在自己盒子内寻找相同的虫虫卡片,排放在下排格子里,相互验证,游戏可循环进行。
|
第三周:《我和虫虫一起飞》
|
集体活动:
《虫虫王国》《下雨啦》 《我和虫虫一起飞》《借翅膀
》《精灵之家
》
区域活动:
益智区
提供鞋盒,点数瓢虫卡片,引发幼儿去观察、发现瓢虫翅膀颜色和点数的不同,尝试按颜色为瓢虫找家。
日常活动:虫虫大搜索
—准备:
1.在园内寻找虫虫相对较多的花丛草。
2.虫虫贴纸若干
—过程:
1.利用餐后散步环节,幼儿自主结伴在园内花草从附近寻找会飞的虫虫。
2.幼儿和同伴一起向大家说说自己寻找的结果。
3.找到虫虫并能向同伴大胆描述的幼儿,可到教师处拿取一张虫虫贴纸作为奖励。
规则游戏:《抓知了》
准备:欢快的音乐;在地面画上简笔大树图。
玩法:
幼儿在大操场拉圈站立。教师在圆圈内走动,轻拍个别幼儿的肩膀。被拍到肩膀的幼儿即为小知了。教师播放音乐,“小知了”可绕着“小树”随意跑动、起舞。音乐停止,教师说“抓知了哦”,“小知了”逃跑并紧抱“小树”,来不及抱“树”
的“小知了”被抓后,去“大树”上休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