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如何回应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突破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幼儿园教师最困惑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开展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回应》经验交流活。
一、观摩一节集体教学活动


二、针对这节课中的教师的回应,和平时我们在集体课中的有效回应进行研讨。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对孩子们回答不是简单地重复幼儿的答案,就是以程序化语言如“真好”、“真棒”回应。用这种单一的鼓励性语言回应孩子们,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不是有效的回应。通过研讨总结,我们归纳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回应幼儿的误区:1.当幼儿的回答与教师的提问毫无关系时,教师通常会说:“请你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再回答好吗?”听到这样的回应话语,我真的很想问那位老师,你有什么权利用僵硬的话语来挫伤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呢?2.
当幼儿的回答讲个没完,没有条理时,教师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回应,只好说:“哦,你是这样想的!”答案的正确与否孩子还是不知。教师这样的回应只不过是在重复幼儿原有的经验,没有帮助和提升,对促进孩子的发展也无从可谈。3.当幼儿的回答准确时,教师回应道:“真好,你真棒!”教师虽关注孩子的反应,对孩子的一切回答都予以肯定;但是,要知道“重视”并不等于“肯定”,过多的肯定会减弱“鼓励”的功效,会导致部分孩子们过多地重复别人的话语,甚至会让有些孩子体会不到被鼓励的喜悦,反而觉得教师的“你真棒”的话语也没什么,因为他看到别人跟着说也能获得类似的鼓励,从而会滋生动脑思维的惰性、失去参与的主动性。
三、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的策略
1.
提升式回应
2.
归纳式回应
3.
赏识激励回应
4.
追问扩思回应
5.
互动式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