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变色鸟》

分类: 教师公开课 |
中班科学活动:变色鸟
活动目标:
1.观察色彩混合发生的变化,初步感知三原色变色的规律。
2.对颜色混合发生变化的现象产生兴趣,体验变色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初步感知三原色变色规律: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活动准备:
1.活动之前帮助幼儿认识一些基本颜色。
2.多媒体PPT课件《变色鸟》。
3.“小鸟”:由透明矿泉水瓶制作而成(如图)每人一只,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PPT课件,讲述故事。
提问:吃了什么颜色的果子,变成什么颜色的鸟?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鸟”,提问:这只小鸟也想和变色鸟一样变出颜色来,你想变出一只什么颜色的小鸟呢?
2.适当示范:老师给小鸟准备了各种颜色的果子,请你选一颗果子喂给小鸟吃。
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说说你的小鸟变成了什么颜色的小鸟?
4.请你再给小鸟喂一颗其他颜色的果子吧,你会发现什么呢?我们来猜一猜?
第二次操作,观察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变化
5.提问:
(1)你的小鸟变成了什么颜色?你喂给它哪两颗果子。
(2)认识橙绿紫色,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这是什么颜色?(橙色、紫色)是哪两种颜色和在一起变出来的?
红+黄=橙
三、再次操作
1.利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给小鸟穿上相应颜色的衣服!
2.教师点评
四、活动延伸
师:又有一只白鸟飞来了,飞呀飞呀,飞到了一棵长满彩色果子的树上,孩子们你们觉得这只白鸟吃了这些彩色的果子,他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这个问题我们回家试试,白鸟到底会变成什么颜色?
【附故事:】
根据绘本《变色鸟》改编
树林里住着许多白鸟。第一天,飞来一只白鸟,飞呀~飞呀~,飞到一棵红果子树上,吃了一颗红果子,长出了红色的羽毛,变成了一只红色鸟。第二天,又飞来了一只白鸟,飞呀~飞呀~,落在一棵黄果子树上,吃了一颗黄色的果子,长出了黄色的羽毛,变成了一只黄色鸟。第三天,又一只白鸟也飞来了,它落在了一棵蓝果子树上,吃了一颗蓝色的果子,长出了蓝色的羽毛,变成了一只蓝色鸟。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既有轻松有趣的外部氛围创设,又有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表达的内部动机激发,三种教学情境的有机融合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次活动的有效性。本次活动以故事《变色鸟》引入活动,借用色彩丰富的图画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利用颜料进行玩色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操作的一项活动,大家在混色过程中探索颜色的千变万化。最后的环节是利用玻璃纸给白鸟穿上相应颜色的衣服,这环节有点多余,导致拖课时间太久,可以省略!
这个活动虽然是科学活动,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其他领域的内容如语言领域及艺术领域。因此是孩子们乐于接受也比较喜欢的一个活动,最后展示时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时都露出开心的笑脸。虽然活动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孩子们却玩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