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一个人的武林》影评

(2014-11-23 11:20:40)
标签:

娱乐

语文

影评

武林

功夫片

分类: 闲来醉嗑(典妈原创散文)
 

                                              ——《一个人的武林》影评

 

(看片时是中午,厅里连我在内只有四个人,其中坐我后面的一对情侣窃窃私语。说真的,对我来说,最烦的就是观影时身边有人讲讲讲,所以毫不犹豫地跑到第二排中间去看,果然清净许多。)

 

这部电影,和其他获大奖的动作片比起来,确实场面不够震撼,剧情也不够刺激,3D不够真实。但要谈给人的深层思考,是一部好片子。

单纯从动作片而言,《一个人的武林》,整部片子没有用特效,纯粹的肉搏戏,有一对多的单挑,也有高手对决,精致爽练,让功夫影迷过足功夫瘾。全片实打实的功夫,按照合一门的武术口诀:“先练拳次练腿,后擒拿用兵器,由内而外。所谓人器合一,擒是死的,拿是活的,内外贯为一气,一形不顺,难练它形。先拳后腿次擒拿,兵器内家武合一”的顺序开出“预知死亡”名单,武痴封于修(王宝强饰演)以拳攻拳、以腿对腿的挑战,使影片的武打场面丰富多元,腿功、擒拿技之外,剑、棍甚至美刀工等长短兵器轮番上阵,一寸短一寸险,见招拆招、恣意挥洒,搭配释延能的北腿王、喻亢的擒拿王、樊少皇的兵器王轮番登场(向几代功夫片致敬),最后是与师傅合一门主夏侯武(甄子丹饰演)公路决战,胜中突败,败中险胜,最后被陆玄冰警官(杨采妮饰演)击毙,确实精采纷呈,看得带劲。

 

这部影片,出彩的地方,不仅仅是功夫实在,更在于点出武者的根本。封于修和夏侯武,其实就是武者的两面:恶与善。功夫,到底是什么?是杀人技,还是决高下的技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引刀成一快,快意了恩仇”的快意生死,还是“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相逢何用藏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的侠盗江湖?或者只是修身养性、提升自身内外修为的道门?

当初夏侯武因比武错失杀人,入狱服刑。在狱中反省习武不是为争强好胜、出人头地、争名夺利,不是为了独立峰顶独孤不败,更明了习武者重在武德高尚,以武修身,内外兼修,治病救人。此后是一以贯之,在片尾甚至婉拒警队武指的职位,回老家与师妹单英(白冰饰演)宁静终老。

影片对封于修这个狱外高手徒弟的设置,性格的转变和选择杀妻的原因铺垫不多,造成遗憾的硬伤。而演员王宝强此前过于浓重的傻儿戏路,导致观众的不断笑场。但是王宝强一贯的一根筋,眼神的凶狠残酷,招式的残暴狠毒,杀妻的心狠手辣,都明显可见他的快速成长。在本片中,我认为他已经不再是所谓的宝宝,而正在向强哥转化。对于那些评一星的人,真的不知道他们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态在看此片。一个好的观影者,看的只是一部电影中,演员有否诠释出角色的性格,而不是被演员的曾经角色表现影响自己的评断。其次,对一部武打片来说,何必强行要求其文戏是否出色,就如一个人,自己做不到十全十美,也不能要求别人十全十美。

不过本片更深层的优点在哪里?它引人深思的地方在哪里?在于它隐含了中国文化的、道、
  儒:夏侯武意外杀人入狱、合一门弟子尽遣仍不曾悲观失望,狱内医治狱友,狱外书信指点封于修习武。封于修身残志坚,以二腿长短不一练出一身绝技。——此即儒家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前路漫漫,虽九死其犹未悔。同时二人对妻的深情,亦合儒家“修身齐家”之要理,治国需
治家,忠君爱国亦需先忠配偶忠于家庭,家定方国安。

道:两位武者心中对武技的不同追求、对武德的不同理解、善与恶的对立,封于修选择在妻子癌症最后亲手结束妻子痛苦的生命,夏侯武选择回老家陪妻子开武术学校而非任职警队武术教官……都在暗暗讲述阴阳相对之万物道,功成身退之千年道。在封于修的选择中,隐约可见向死而生的绝望与挣扎;在夏侯武的选择中,则明显可见张良、范蠡、花木兰的潇洒与恬淡。封于修作为夏侯武的狱外弟子,也正是暗示在狱中反思、洗净铅华的夏侯武面对过于痴迷武技、追求至高强者之术的过往自己,要毁灭旧我才能重寻新我。而片名“一个人的武林”更含道之真谛:在今天这个浮躁逐利的社会,习武者注定孤独(封于修——封闭起来修炼武术,夏侯武——武林侯王),但每个孤独的武者,组成隐于俗世的武林。武林不是一个人的,武林不是一家门派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武林是聚众合一而成,又分一生众而成。武林是一个人的,也是千万人的,更是万法归一的道门
  禅:影片中有两个小道具,一件是结绳手链,提醒夏侯武控制自己的武艺,不再错手杀人;一件是仿汉代铜飞燕暗器,表明“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亦表明真正高深的武者
如今都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退隐俗世,干着平凡的营生,行行藏高手,说不定菜场卖饺子皮的小哥、街边修车的师傅、马路上物流司机也是高手。
  后一件,不必说,禅宗本就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修炼身心,讲究吃饭就吃粗茶淡饭不求珍馐美食,睡觉就一床一被不求华屋高床,所以夏侯武最后选择隐入尘俗修身养性,不再寻求打败其他武者追求至高武技名声,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修行,这种选择是合乎道也合乎禅。(这个选择也显示了功夫电影的一贯追求,比如《英雄》中的无名、《功夫之王》中的默僧、《新少林寺》中的悟道、《武侠》中的刘金喜、《叶问》中的叶问……)
  而前一件,是深深地揭示禅戒本质。禅宗常见的五戒(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贪、嗔、痴、慢、疑)、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8戒非时食),到不常见的菩萨戒280多戒,其实质就是“制”——控制情绪,培养自控力。本片中,“制”在夏侯武和封于修身上表现为:戒杀、戒痴、戒嗔、戒名。能“制”方能好好生,不能“制”则只能不快乐的生或直接死。在《世说新语》中描写晋代王谢家族时,提到有一个很著名的性急人物,王述,他年轻时有一次吃圆溜溜的剥壳煮鸡蛋用筷子戳不到,戳几次又掉地上,就气愤地去踩,踩几次又踩不着,最后气得用手抓起鸡蛋放进嘴里,咬得粉碎吐到地上来泄恨。就是这么一个年轻时很性急的人,为了改正自己的坏性子,在腰带上专门佩戴玉玦提醒自己要下决心改正,每次要发怒时就立刻用手握住玉玦提醒自己控制情绪,冷静下来。后来他的性格变得沉稳克制,官至尚书,世袭蓝田侯,史称王蓝田。当时王羲之与他关系一直不好,年轻时王羲之常嘲笑王述的性急,谁知年长后,反而是王羲之常因王述的声名高过自己、王述之子的声名也高过自己儿子而愤愤不平。
    而对当今渐渐趋向下坡路的功夫片来说,甄子丹的这种“制”,克制自李小龙以来功夫片的强硬、激烈、重视感官刺激,转而挖掘功夫的各种思想文化内涵,其实更能给功夫片带来能传承的明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