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转载陈家檐的佳作:柯桥古镇的味道

标签:
欣赏转载陈家檐的佳作柯桥古镇的味道神秘而神奇的古镇富有特色的“柯桥精神杂谈 |
分类: 欣赏佳作 |
欣赏转载陈家檐的佳作:
柯桥古镇的味道
原创 陈家檐 晨鸟之歌 2021-12-03 16:53
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出于史实;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出于口碑。于是斗胆一吼:江南风貌集中、地域风情浓厚之地,当为绍兴的柯桥古镇!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喧闹的街市、幽深的台门、颀长的檐廊、古朴的民宅、巍峨的石桥、恢宏的寺院……
隐身于有着“米市一条街”之称的西官塘下岸百米长廊,目光伸向镇东的一个三面环水的地方——古柯亭,那里可是柯桥历史文化的“接承地”。据史料记载,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在这里发明笛子(一名“柯亭笛”),故柯桥早时名“笛里”。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慕名到过此地,留下了诗句与画图。而令柯桥人最为自豪的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康熙南巡图》,那上面豁然标着“柯桥镇”3字,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彰显出柯桥的繁华景象。你再将目光收近,面前是一座横跨杭甬运河上空的单孔石拱桥——融光桥。此桥系明代所建,巍峨挺拔、气势雄伟,桥身两侧终年藤萝缭绕、郁郁青青。其身份,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桥东几步之遥,一个“庙建赤乌二年,市开弘治七载”的城隍庙(即现在的柯城寺),亦是柯桥的一个老物件。试想,有着这些引以为豪的建筑物打底,柯桥的历史文化能不深厚吗?!
你若将目光伸向镇南,一定绕不过那个曾属柯桥镇的里庄村。“鉴水之南,峰峦聚秀,山河形胜”(乾隆举人吴凤翦语),在那个“江南文化第一庄”里,是闻名国内外的《古文观止》的成书之地,作者吴乘权、吴大职叔侄就是这个村庄里的教员。你再将目光收近到距古镇一公里之处的万安桥畔,那姚先烈绝倭纪念碑的下面,长眠着一位明抗倭英雄姚长子,其“醢一人,活千万人”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你再将目光收近,眼前出现的是一座宋代古刹——融光寺,寺极宏敞大气、气象森然,三进殿宇加侧厢,形似皇宫。在老柯桥人的眼里,她比之杭州的灵隐寺来还要恢弘几许,其时香客之众、香火之盛,为柯桥的繁华奠定了人气,可惜此寺数度遭毁,终成憾事。试想,一个小镇竟有如此规模的寺院及其周边如此文化的村庄,难道还缺少品位吗?!
你若目光伸向镇西2公里处的太平桥。该桥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由一孔净跨8.4米的石拱桥与8孔梁式石桥结合而成,其整体造型矫健端庄,雕刻艺术精致逼真,为水乡石桥中的瑰宝。而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桥南侧的拱脚处铺有一条纤道路,行舟背纤者可经柯桥古镇而径直东去。你再将目光伸向桥的东西,那便是蜿蜒不绝的古纤道了。这形似白练直通水天极目之处的古纤道(柯桥人称官塘),如一条长长的玉带,时而临水、时而依岸,这奇观的主要展示地就在柯桥至钱清一带。试想,柯桥一侧镇守着古运河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太平桥、古纤道两个国家级文保单位,这难道还不够吸引人么?!

再有一大撩拨人心的水景,那就是船只了。“枫桥有千支扁担,柯桥有千支撑竿”。撑竿者,船只也。袒畈船、乌篷船、夜航船、抲渔船、小划船、埠船……船挨船、船接船。上、下市头,东、西官塘的水面上,全都成了船只的停靠地,尤其是水面宽阔、水色清澄的大沙滩头(轮船码头)至融光桥一段的百米之处,各种船只很壮观、很秩序地袒露着,诱得许多路过的外地船只也心里痒痒的停下来凑热闹。而许多时候,一些进市交易的船只无法靠岸,只得歇在船旁,然后越船上岸。而船只最多的要数四邻八乡进入柯桥的埠船了,林林总总不下百只。未及旰时,随着此起彼伏的铴锣声与叫喊声的响起,满载着喜悦的埠船便一只只驶向远至县外的临浦、坎山、瓜沥,近至县内的马鞍、下方桥、东浦及周边的阮社、州山、双渎、柯岩、湖塘……试想,有这么多的船只遍布于古镇的河湖港汊,柯桥的水乡氛围难道还不够十足吗?!
寺岔的季家台门,西官塘下岸的张家台门,下市头直街的蒋家台门,沈家溇的单家台门,上市头的胡家台门,后街头的宋家台门、李家台门……漫步一个个有着特色的台门,热情好客的老柯桥人会跟你讲述台门里的历史故事与风土人情,说到最后裂嘴憨笑: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你若问他是什么年代,他会诚实地向你摇摇头。新街的茅家弄,碑牌头的蔡家弄,西官塘下岸的狮子弄,下市头直街的小当弄,老大街的殿基弄……走进一条条有着风味的弄堂,你会氤氲于柯桥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不能自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闻名江浙沪的著名特产柯桥豆腐干,据老柯桥人传说,就是从殿基弄内的一家水作店起步的,然后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由老蒋源兴水作店夺魁,一举进入上海设立作坊、现做现卖,火爆一时,成为柯桥对外宣传的第一张“名片”。试想,柯桥有如此的特色特产,应该也算是不俗了吧?!
“富不上十万(大洋),贵不过二榜(官衔)”,这是老柯桥人平和的心态所致。他们没有大贵大富、大官大爵的野心,他们不想显赫一时成为一地霸主;他们一旦有了点钱,就出资去造桥铺路修官塘,就出钱使力去办学堂,就济苦怜贫地去做善事,因而他乡的“赌气勿赌财,戏文做两台”,到了柯桥那里居然变成“赌气勿赌财,戏文做四台”,那是因为他们走的是共同富裕之路。在这样的心愿下,他们无意间打造了一个富饶而富隆的柯桥。这也许可以说成是富有特色的“柯桥精神”!
呵呵——这个神秘而神奇的古镇,她有着道不尽的风景、说不完的风情。这里所累赘的,恐怕仅仅是对明成浙东重镇之一的柯桥的一个引子。读者诸君若有雅兴,不妨去看看这个有味道的历史文化重镇,那里还残留着昔日繁华而辉煌的影子。
相信喜欢柯桥古镇,一定是个有眼光的人、有情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