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悟自勉一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纪念甘稼泥老师逝世十周年)
标签: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做人做事的辩证法语重心长深深地印在我心上杂谈 |
分类: 励志修身践行 |
学习
知足知不足
(纪念甘稼泥老师逝世十周年)
甘稼泥老师在2001辛已年,专门给我写了一副对联:
“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值得纪念。
甘稼泥,又名甘辛,号蹊庐主人,浙江绍兴人。
1917年12生,2012年10月17日逝世。
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绍兴市书法家协会顾问,越州诗社顾问,绍兴市政协墨华书画院顾问,绍兴政协山阴书画院副院长等。
上联:知足知不足:知足,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要有自知之明。
下联:有为有不为。“有为”是指有作为。
有为有不为是说做人要有原则,什么事可以做,
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不能做就坚决不做!
出处:“知不足”语出《礼记·学记》。
原句:“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学习,然后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反过来努力学习。
“知不足”表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和
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学问、对事业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对有些事要知足,比如生活上的事,对有些事,
则不能知足,比如做学问。
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事,则坚决不能做。
整副对联,充满了做人做事的辩证法。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一成为很多人的做人做事准则。
2001辛已年,甘老师专门给我写了一副对联:
“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
这十个字语重心长,深深地印在我心上。
这是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冰心(谢婉莹)的祖父谢子修
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并作为教育后代的家训。
上联的“知足”,语本《老子》的“知足不辱”,
即指对物质享受、名利、地位,要知道满足,不能贪求。
知足才不致受屈辱。这里既包含“明哲保身”的思想,
也蕴含着抑制非分欲求、保持身心和谐的合理内核。
“知不足”语出《礼记〃学记》:
“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大意是说,只有通过学习,然后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反过来努力学习。
“知不足”表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谦虚好学的态度。
对学问、对事业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下联的“有为”是指有作为。
语本《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
即是说,珍惜生命,是为了等待发挥作用的机会;
保养身体,是希望有所作为。这是儒家积极用世的态度。
“有弗为”,指对不符合正义道德的事坚决不作。
语本《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大意是说,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下联提出了有为与弗为的界限:
即对好事、善事,利国利民的事要积极做;
对错事、恶事、损人利己的事,要坚持弗为。
给人们修身养性指明了方向。
冰心曾对祖父的家训联作过独到的诠释:
对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的欲望;
对有些事则永不能知足,如知识,技能,思想。
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则是一定不能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