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题怀柔滨湖公园叠韵亭及赏析

(2025-11-07 22:57:16)
标签:

旅游

美景

诗联

文化

分类: 美丽中国

联题怀柔滨湖公园叠韵亭及赏析

林承强

 

石凳犹温春夜语;

雕梁尚染旧年香。

 

林承强先生为怀柔滨湖公园叠韵亭创作的楹联“石凳犹温春夜语;雕梁尚染旧年香”,以凝练的意象与通感手法,生动诠释了公园“城区记忆、双亭对韵”的人文主题。以下从意境营造、艺术手法、文化内涵三方面展开赏析:

一、时空交织的意境美

触觉与听觉的共鸣,“石凳犹温春夜语”:以“温”字将触觉(石凳余温)与听觉(春夜私语)交融,暗喻市民在公园休憩交谈的温馨场景。石凳作为公共空间的载体,承载着人际互动的温度,呼应“城区记忆”中的人文关怀。“染”字的嗅觉延展:“雕梁尚染旧年香”中,“染”字赋予香气以视觉质感,暗示亭台历经岁月仍萦绕往昔文艺活动的余韵(如戏曲、诗会),呼应公园作为文化汇演场所的定位。今昔对照的时空张力,时间符号的隐喻:“春夜”象征生机与当下,“旧年”沉淀历史记忆,二者并置形成时光流动感。亭台不仅是物理建筑,更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记忆容器”。

二、艺术手法的精妙运用

通感修辞强化体验,联中通过触觉(温)、听觉(语)、嗅觉(香)的多感官互通,将静态的亭台转化为动态的情感场域,使读者身临其境。意象选择的典型性,“石凳”“雕梁”:选取公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元素,既写实又象征文化积淀。石凳体现平民休闲,雕梁暗喻艺术雅集,呼应“双亭对韵”中“雅俗共融”的深意。对仗与音韵:平仄:“石凳(仄)犹温(平)春夜语(仄);雕梁(平)尚染(仄)旧年香(平)”,起伏如韵律。词性:“犹温”对“尚染”(副词+动词),“春夜语”对“旧年香”(时间名词+抽象名词),工整中见灵动。

三、人文内涵的深度契合

“城区记忆”的载体,楹联紧扣公园“承载文化宣传活动”的功能,以“语”“香”隐喻市民在此的集体记忆——春夜乘凉闲谈、节庆文艺汇演的余音袅袅,成为怀柔城市文脉的缩影。“双亭对韵”的意境外化,“叠韵”既指亭名,亦暗含文化回响的绵延:上联“语”:象征市民日常对话的“生活之韵”;下联“香”:升华至艺术活动遗留的“人文之韵”,双亭空间由此成为精神共鸣的象征。

结语:亭联与公园精神的互文,林承强先生此联以14字浓缩怀柔滨湖公园的“精品公园”气质(2007年评)——它不仅是绿地景观,更是情感容器。林承强先生以“温语”“染香”的细腻笔触,将市民与空间的互动升华为诗意的永恒瞬间,恰如公园楹联主题所期:“人文之韵,在记忆的温度中生生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