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庭芳咏白岩故里与永基精神(依晏几道体,中华新韵)及赏析

(2025-11-01 20:10:59)
标签:

美景

诗联

文化

杂谈

分类: 福建风景篇

满庭芳•咏白岩故里与永基精神(依晏几道体,中华新韵)及赏析

林承强

 

叠翠白岩,风和故里,绵绵文脉流长。

医家渊远,世代有良方。

更有永基公辈,承孝悌、德品昭彰。

青春献,铁途磨砺,功绩铸荣光。

 

高风今缅想,慈丹济世,大爱无疆。

纵岁月沧桑,风范流芳。

且看山间风月,依旧是、仁厚诗章。

承遗志,弘扬善道,国富万民康。

 

林承强先生这首《满庭芳》词,依晏几道体,用中华新韵十唐平声,以白岩故里的人文地理与郑永基先生的精神风范为核心,熔铸了一曲深沉而隽永的颂歌。词作不仅描绘了白岩山的钟灵毓秀与深厚文脉,更以饱含敬意的笔触,生动展现了郑永基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及其所代表的“永基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感人的艺术力量。

一、开篇起兴:白岩叠翠,文脉绵长

词的上阕开篇“叠翠白岩,风和故里,绵绵文脉流长”,寥寥数笔,即将白岩山的秀丽风光与故里的和煦氛围勾勒出来。“叠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白岩山层峦叠嶂、草木葱茏的景象,富有层次感和生命力。“风和故里”则营造了一种温馨、宁静、和谐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铺垫了适宜的背景。紧接着“绵绵文脉流长”一句,由景入情,由表及里,点出这片土地不仅山川秀美,更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神传承。这“文脉”既是地理的,也是人文的,为下文引出医家渊源和永基精神埋下了伏笔。

“医家渊远,世代有良方”,紧承“文脉流长”,将笔触聚焦于当地的医学传承。白岩故里不仅是文化之乡,更是医学世家的摇篮。郑永基先生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这句词正是对这一家族背景和地方特色的凝练概括。“世代有良方”不仅指具体的医术和方剂,更暗示了一种精益求精、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在家族内部的代代相传,这是“永基精神”形成的重要文化土壤和家族基因。

二、中流砥柱:永基风范,功绩卓著

“更有永基公辈,承孝悌、德品昭彰”,词人笔锋一转,将核心人物郑永基先生推至台前。“更有”二字,有递进、强调之意,表明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郑永基先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承孝悌”直接点出其深受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思想的熏陶,尤其是“孝悌”作为儒家伦理的基石,是其品德修养的起点。“德品昭彰”则高度赞扬了郑永基先生品德高尚,声名远扬,其道德风范光明磊落,为世人所敬仰。

“青春献,铁途磨砺,功绩铸荣光”,这几句生动概括了郑永基先生青年时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铁路建设的奋斗历程。“青春献”体现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炽热的家国情怀;“铁途磨砺”则形象地描绘了其从普通工人做起,在艰苦的铁路工地上,一级级晋升至八级工,所经历的艰辛与考验。这种“积极肯干,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诚勤精细”、“艰苦扑素”、“埋头苦干”的生活作风,正是“永基精神”在职业生涯中的具体体现。而“功绩铸荣光”,特别是提及得到三级功勋殊荣,则是对其在铁路建设事业中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肯定,这份荣光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建设者们。

三、下篇深化:慈丹济世,大爱流芳

下阕“高风今缅想,慈丹济世,大爱无疆”,词人的思绪从对郑永基先生青年时代的追忆,转向对其晚年事迹及其崇高精神境界的缅怀与颂扬。“高风今缅想”,表达了后人对郑永基先生高尚风范的深深敬仰和追思。“慈丹济世,大爱无疆”则是对其晚年致力于肿瘤防治事业的精准概括和崇高礼赞。郑永基先生晚年身患肺癌,却以惊人的毅力和祖传医术,研制成“慈丹胶囊”,并成立研究所,将个人的病痛转化为帮助他人的动力。这不仅体现了其高超的医术,更彰显了一位医者“上善若水”、“积德行善”的博大胸怀和“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

“纵岁月沧桑,风范流芳”,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但郑永基先生的精神风范却如同陈年老酒,历久弥香。“纵”字转折有力,强调了尽管世事变迁,但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他的“艰苦扑素”、“任劳任怨”、“积德行善”等作风与境界,并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反而会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芳”百世,激励后人。

四、余韵悠长:遗志承传,家国安康

“且看山间风月,依旧是、仁厚诗章”,词人再次将目光投向白岩山的自然景色,但此时的“山间风月”已不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景物,而是被赋予了人文内涵。“依旧是”三字,暗示了自然景物的永恒与人文精神的传承。这山间的清风明月,仿佛依然在吟诵着郑永基先生那“仁厚”的品格和感人的事迹,如同优美的“诗章”般动人心弦。这里的“仁厚”既是对郑永基先生个人品格的写照,也是“永基精神”中“诚勤精细”、“内方外圆”的中庸性格以及“好学为人”境界的体现,物我交融,情景相生。

“承遗志,弘扬善道,国富万民康”,词作以铿锵有力的誓言作结,升华了主题。“承遗志”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郑永基先生“忠孝仁义礼智信”的优良传统、“诚勤精细”的作风、“积德行善”的境界;“弘扬善道”则将个人精神拓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倡导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价值观。而“国富万民康”则是“弘扬善道”的最终目标和美好愿景,将个人奋斗、家族传承与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词作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总结:林承强先生这首《满庭芳》词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意境深远。上阕侧重写景、溯源,描绘白岩故里的文脉与医源,引出郑永基先生的德品与早年功绩。下阕则深入颂扬其晚年慈丹济世的大爱精神及其风范的流芳百世,并以继承遗志、弘扬善道、祈福家国作结。全词语言凝练典雅,情感真挚饱满,在严格的词牌格律下,将人物事迹、精神品质与地理人文巧妙融合,成功塑造了郑永基先生这一可亲可敬的形象,使“永基精神”——那种融合了儒家传统美德、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以及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的精神,得到了艺术化的彰显与传承。读此词,不仅能感受到白岩故里的钟灵毓秀,更能深刻领会到郑永基先生平凡中的伟大,及其精神对于当下社会的启示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