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霞浦溪南七星村(一)及赏析
(2025-09-20 15:58:40)
标签:
美景诗联文化 |
分类: 美丽霞浦 |
题霞浦溪南七星村(一)及赏析
林承强 撰
牧星牧月牧霞天,耀彩而民富;
耕浪耕潮耕浦海,罗珍则岁丰。
以下是对林承强先生题霞浦溪南七星村楹联的赏析,结合楹联内涵与七星村的实际发展特色展开分析:
一、意象选取:渔耕生活的诗意升华
“牧星牧月牧霞天”
“牧”字以放牧星辰、月亮、云霞的浪漫想象,暗喻七星村渔民日夜不息的海上劳作。“蓝色浮球随波起伏,新型塑胶渔排整齐排列”场景,印证了渔民在霞光云影中耕耘海洋的日常。
“霞天”既呼应霞浦地名,又暗含“朝霞夕照”的壮美风光,与“波光粼粼的海面”“海上家园”的景致相映成趣。
“耕浪耕潮耕浦海”
“耕”字将海洋比作农田,凸显渔民以海为田的生存智慧。“渔排转型升级”“体验渔耕生活”的实践,正是此句的现实写照——渔民通过生态养殖(如大黄鱼、紫菜)与旅游开发(海上民宿、渔耕体验),实现“耕海致富”。
二、主题升华:海洋经济的丰饶图景
“耀彩而民富”
指向七星村产业转型的成效,直接呼应“民富”二字。而“耀彩”既形容海面波光,亦隐喻产业多元化焕发的活力。
“罗珍则岁丰”
“罗珍”指海洋物产丰饶(如大黄鱼、海带等), “品尝当地特色海产品”的旅游项目即为例证;“岁丰”则概括了生态与经济双丰收:通过环保网箱改造,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达成“岁岁丰年”。
三、艺术特色:双关与排比的匠心
动词叠用强化韵律
“牧星/牧月/牧霞”“耕浪/耕潮/耕浦”以排比句式形成节奏美,同时“牧”“耕”二字贯穿天地海洋,构建人海和谐的宏大画卷。
地名双关暗藏深意
“浦海”巧妙结合霞浦地名(“浦”为水滨)与海洋意象,凸显地域特色; “向海而兴的发展智慧”的表述,恰为此联精神内核的注脚。
四、现实呼应:七星村的振兴之路
此联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对七星村发展的精准概括:
生态与经济协同:通过“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将传统渔业升级为“海上田园风光”,实现“耕浪耕潮”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赋能产业:霞浦“民间文化丰富”,而七星村以“渔耕体验”吸引游客,正是“耀彩”的生动实践——将海洋文化转化为经济价值。
结语:林承强先生该联以诗性语言浓缩了霞浦溪南七星村“向海而兴”的智慧:上联绘劳作之景,下联书丰收之实,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渔民坚韧精神的礼赞,亦是对当地“渔旅融合”振兴路径的艺术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