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宾李庄赋及赏析

(2025-09-06 22:04:33)
标签:

旅游

美景

诗联

文化

分类: 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宜宾李庄赋及赏析

林承强

 

泱泱华夏,古镇星驰;浩浩川南,李庄独曜。襟三江而带五岭,锁巴蜀以望荆吴。青石巷深,印千年之屐齿;木楼阁耸,揽九域之云涛。斯地虽偏,文光直射牛斗;其名愈显,史迹长萦翠微。今作斯赋,以述其华。

形胜天成,沧桑古韵。溯自春秋僰国,聚族临渊;梁置南广,开疆立县。长江北绕,烟波澹澹浮孤屿;翠岫东环,林岫苍苍叠画屏。石板街衢,商贾曾喧唐宋月;苔痕井邑,渔樵犹唱汉秦风。湖广填川,迁客扶犁垦瘠土;兵燹历劫,遗民荷担筑新垣。古寺晨钟,惊起沙鸥掠浪;荒祠暮雨,漫收渔火归帆。所谓东周庄而西李庄,信不诬也!

文枢烽火,薪火长明。若夫倭寇裂疆,山河板荡;黉宫西徙,星火南迁。同济渡危,赁庑旋开绛帐;贤儒避寇,挑灯译海西之卷。禹王宫阙,曾响救亡之曲;慧光戏台,长萦励学之音。古刹魁星,暗护书窗残烛;江村瓦舍,深藏禹甸遗编。一纸同大迁川之约,九载弦歌不绝;百卷中国营造之章,千秋学脉重光。昔时烽烟课子地,今作荣校爱国庭!

风物琳琅,人文渊薮。至若宫观巍峨,庙堂栉比。九宫十八庙,飞檐斗拱参霄;一镇四绝珍,玉脍糟醪醉客。旋刀落处,白肉薄如蝉翼;石臼捣时,花生香透云津。更闻左氏贞媛,孝感霜天立石碣;包公椽笔,墨淋孝义表寒门。巴金溯祖,曾叹戎州风物美;李氏遗篇,犹题平安洞壑奇。昔有宗望守筠连,靖边安民传政绩;今存介庵研《鉴撮》,校经注史启后昆。诗礼传家,岂独湖笔写嘉树?簪缨继世,长留醉墨染秋棠!

新颜古意,继往开来。观夫古巷熙熙,游屐踏碎苔痕绿;江帆点点,货轮劈开雪浪寒。旧宅翻新,梁枋犹镌僰橛纹;街衢拓阔,商铺竞展蜀锦妍。院士旧居,稚子仰瞻遗照;张家祠院,匠人复刻棂轩。最是平羌夜月,还照离堆;且看码埠朝霞,又镀征舷。古韵今风交融处,长教来者思翩跹!联赞:

李水映千帆,忆太白轻舟、东坡巨浪,国脉绵延,万里江涛淘岁月;

庄门迎万象,看新街富裕、名镇繁华,菲声远播,千年气韵壮乾坤。

 

赏析:林承强先生的《宜宾李庄赋》,以如椽巨笔为川南古镇李庄立传,在恢弘的时空架构中,熔地理之雄奇、历史之沧桑、人文之璀璨与抗战精神之卓绝于一炉。其文辞瑰丽如云锦,气势磅礴若江涛,非仅为一方风物的礼赞,更是一部浓缩的华夏文明在危难中坚韧存续的壮丽史诗。

一、形胜钩沉:千年沧桑的地理叙事

赋开篇即以泱泱华夏,古镇星驰;浩浩川南,李庄独曜定调,以襟三江而带五岭,锁巴蜀以望荆吴勾勒其控扼西南的枢纽地位。作者对历史的追溯深邃而绵长。时间纵深:从春秋僰人聚落的神秘起源,到梁代南广郡的建制开疆,再至唐宋商贾云集的繁盛街衢,直至明清湖广填川的移民壮举与兵燹后的重建,李庄的千年演进脉络清晰如石刻。空间画卷:长江北绕,烟波澹澹浮孤屿;翠岫东环,林岫苍苍叠画屏”——江流与山色交织成天然屏障与画境。石板街衢苔痕井邑则凝固了市井生活的烟火记忆。东周庄而西李庄 的历史定评,赋予其与江南名镇比肩的文化坐标意义。

二、文枢烽火:抗战烽烟中的学术圣地

赋之华彩与灵魂,聚焦于李庄在民族存亡之际担起文化守护重任的壮举:学府南迁:倭寇裂疆,山河板荡;黉宫西徙,星火南迁” —— 同济大学等学术机构内迁李庄,使这江畔小镇成为战时中国的学术心脏。赁庑旋开绛帐,陋室之中,大师云集,挑灯译海西之卷,在煤油灯下延续着文明的火种。精神殿堂: 禹王宫回荡救亡呐喊,慧光寺萦绕励学弦歌。魁星阁的微光、江村瓦舍的孤灯,共同守护着华夏学术命脉。一纸同大迁川之约,九载弦歌不绝,李庄以博大胸怀庇护了流亡学人,成就了学术史上的奇迹。学术丰碑: 百卷中国营造之章,千秋学脉重光” —— 梁思成于此完成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及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的坚守,让民族建筑瑰宝免于湮没。昔日的烽烟课子地,已升华为永恒的荣校爱国庭,铭刻着知识救国的不朽精神。

三、风物渊薮:舌尖与青史交织的人文密码

李庄的魅力,亦在其独特风物与厚重人文积淀:味觉传奇: 一镇四绝珍 浓缩地方精髓,尤以白肉薄如蝉翼的刀工神技、花生香透云津的味觉穿透力闻名遐迩,玉脍糟醪间尽显人间至味。建筑奇观:九宫十八庙,飞檐斗拱参霄” —— 宫观庙宇的巍峨群像,是信仰与艺术的立体交响,张家祠的精美棂窗(棂轩)更是匠心独运的绝唱。人杰流芳:从孝感霜天的左贞媛,到墨淋孝义的包公椽笔;从巴金溯祖的深情赞叹,到李氏遗篇的洞壑题咏。明代宗望守土安民之政绩,清代介庵(李振宜)研著《鉴撮》之学术贡献,无不印证此地诗礼传家簪缨继世的深厚传统。

四、古今交响:在传统血脉中跃动的现代脉搏

赋的终章,落笔于李庄的传承与新变:活化新生:古巷熙熙江帆点点” —— 游人与商船激活了古老的街巷与码头。旧宅翻新,梁枋上古老的僰橛纹样与现代修复工艺对话;街衢拓阔,传统蜀锦在商铺橱窗焕发时尚新姿。记忆在场: 院士旧居内孩童仰望先贤的目光,匠人在张家祠复刻棂窗的专注,使历史成为可触可感的当下。平羌夜月依旧朗照离堆,码头朝霞已镀亮远航的巨轮,自然与人文、往昔与今朝,在此达成诗意交融。

五、赋艺探骊:骈俪铿锵中的时空交响

骈赋体式,典丽恢弘: 全文严守骈四俪六,对仗精工,如青石巷深,印千年之屐齿;木楼阁耸,揽九域之云涛,音韵铿锵,意象饱满,铺陈出李庄的时空纵深。时空蒙太奇,纵横捭阖:作者自如穿梭于千年历史与当下场景,将僰人遗迹、唐宋街市、抗战学府、现代商埠等不同时空切片巧妙组接,形成震撼的史诗画卷。联语点睛,气魄雄浑: 结尾长联以李水映千帆庄门迎万象,巧妙嵌入李庄之名,纵览太白轻舟、东坡巨浪的历史长河,横观新街富裕、名镇繁华的当代气象,以万里江涛淘岁月千年气韵壮乾坤收束,如黄钟大吕,余响不绝。

结语 林承强先生此赋,是刻于文字中的李庄精神图腾。当青石巷的屐齿声与江轮的汽笛交响,当禹王宫的救亡曲谱入稚童的琅琅书声,李庄便超越了地理坐标的意义——它是一座用青砖黛瓦与故纸孤灯砌成的文化堡垒,在战火中为华夏学脉筑起不灭的灯塔,在喧嚣时代为浮躁心灵辟出可泊的港湾。赋中所书写的,不仅是一镇之兴衰,更是一个民族于风雨如晦中守护文明薪火、于承平盛世下激活古老基因的伟大实践,其光焰足以映照来者,壮阔乾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