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诊室问疾及赏析

(2025-08-31 22:48:30)
标签:

美景

诗联

文化

杂谈

分类: 美丽霞浦

题诊室问疾及赏析

林承强

 

福宁诊室暖如春,医患轻言问病因。

屏幕荧荧寻症迹,仁心一片为斯民。

 

赏析:林承强先生的七绝《题诊室问疾》描绘霞浦医生在诊室中为患者问诊、借助电脑等设备探寻病情的场景,体现医者仁心关怀百姓健康之意,“福宁”点出霞浦地域,“诊室”“问病因”“屏幕”等契合画面元素,展现日常医疗情境里的温情与专业。结合诗歌内涵及创作背景,综合分析:

一、主题立意:科技时代的医者仁心

诗歌聚焦现代医疗场景,将传统"仁心"精神与科技手段("屏幕荧荧")巧妙融合。首句"福宁诊室暖如春"以地域特征("福宁"即霞浦古称)奠定温情基调,"暖如春"既指环境舒适,更隐喻医患关系的和谐。后三句通过"轻言问病因""屏幕寻症迹"的细节,凸显科技辅助下医者对患者的细致关怀,最终落笔于"仁心一片为斯民",升华守护百姓健康的崇高立意。

二、艺术手法:古典与现实的意象碰撞

意象选择

现代符号:"屏幕"象征数字化诊疗,体现科技进步,荧荧微光暗示医学探索的精密性;传统内核:"仁心""斯民"承接儒家济世思想,赋予冷技术以人文温度。语言锤炼,"轻言"二字刻画医者温和态度,与"暖如春"形成情感呼应;"荧荧"双声词模拟设备光影,兼具声画效果。结构张力,前三句描场景,末句直抒胸臆,符合绝句"起承转合"范式。从具象(诊室、屏幕)到抽象(仁心精神),实现情感升华。

三、地域与人文价值

霞浦文化烙印,"福宁"点明霞浦历史地名(明清时期福宁府治所),呼应林承强先生深耕本土的创作特色。其常以霞浦风物入诗,此诗延续对乡土的人文观照。当代现实主义,突破传统田园题材,将医疗场景诗化,展现作者对日常生活敏锐的审美捕捉。诗中"诊室问疾"的平凡场景,折射乡村振兴中基层医疗的进步图景。

四、林承强创作风格印证

务实创新精神,诗中科技与仁心的结合,暗合作者"务实创新"的创作理念。温情叙事特质,"医患轻言""为斯民"等句,彰显其作品一贯的民本情怀,类似霞浦民俗题材中"天地人和"的意境表达。

结语:林承强先生以凝练笔触重构现代医疗场景,在科技理性中灌注传统仁爱精神,展现了立足霞浦本土、观照时代变迁的创作视野。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层面的古典与现代交融,更在于对基层医疗人文关怀的诗意礼赞。(感谢毕克进医生提供照片)

题诊室问疾及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