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香洲南屏赋及赏析
(2025-08-26 17:05:35)
标签:
美景诗联文化杂谈 |
分类: 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
珠海香洲南屏赋及赏析
林承强 撰
夫乾坤分野,珠水泱泱。星垂蛇湾之南浦,云抱将军之翠冈。斯为南屏,枕五桂之余脉,濯濠江之琼浆。万帆归处,烟波凝望;百载村墟,风骨深藏。阡陌纵横,早存唐宋基石;渔歌欸乃,曾动明清月光。
溯昔容氏闳公,负笈沧溟,洞开天眼惊涛外;郑家祠宇,铭功贞石,长守忠魂桑梓间。榕须垂地,荫庇墟头凉茶肆;碑字浸苔,细说巷尾旧流年。更有蚝墙斑驳,犹带海腥味;古井幽深,曾照婵娟影。渔灯夜火,织就星河千载梦;咸水歌谣,酿成岁月一坛甜。桑基鱼塘,金鳞跃浪耀晴日;稻花香里,白鹭低飞入晚烟。真可谓村中故事,半部侨乡春秋赋;檐下雨痕,几滴家国肺腑言?
岂料长风骤起,潮涌湾深。长桥贯海,港珠澳飞虹饮浪;大道通衢,香洲区繁弦急音。旧时蚝田,立起云楼参北斗;昔日阡陌,穿梭银毂驭光阴。北山院内,画意新描文创色;科技园中,蓝韵初展未来襟。古祠新馆,容闳精神传星火;凉棚棋枰,耆老笑谈说古今。南屏街市,晨昏交响烟火盛;社区庠序,桃李争荣书声勤。渔舟虽歇,壮志未沉,弄潮岂止沧波上?智创扬帆,敢向寰宇觅知音!
嗟乎!濠江之畔,小村如屏。屏开万象,既守青砖旧瓦千年训;潮纳百川,更展铁翼云帆九霄心。古韵新声,共奏时代交响;山海怀抱,永葆赤子胸襟。此处乡愁可泊,万里风涛皆故人;此间薪火长传,百代功业待后生!
以下是对林承强先生撰写的《珠海香洲南屏赋》的赏析,结合赋文内容、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分五个核心维度展开:
一、时空纵横的史诗格局
地理溯源
赋文以宏阔视角开篇:“乾坤分野,珠水泱泱”,将南屏置于宇宙与珠江的宏大坐标系中。“枕五桂之余脉,濯濠江之琼浆”以拟人手法勾勒山水相依的地理特质,赋予自然以人文灵性。
历史纵深
通过“唐宋基石”“明清月光”的意象串联,将渔村历史浓缩于“渔歌欸乃”“碑字浸苔”等细节中。容闳负笈远洋、郑家祠宇忠魂的史实书写,使南屏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微观载体。
二、传统与现代的意象交响
古典意象群
“蚝墙斑驳”“古井幽深”“渔灯夜火”等意象,编织出岭南渔村的物质记忆;“咸水歌谣”“桑基鱼塘”“白鹭晚烟”则构成田园诗画的精神符号,凸显“半部侨乡春秋赋”的文化厚度。
现代性转场
“长桥贯海,港珠澳飞虹饮浪”以动态比喻重塑地理景观;“旧时蚝田立起云楼”的今昔对比,展现工业化浪潮。科技园的“蓝韵未来”与北山院的“文创新色”,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共生。
三、语言艺术的骈俪升华
骈赋体式创新
严守四六骈偶范式(如“万帆归处,烟波凝望;百载村墟,风骨深藏”),又在“弄潮岂止沧波上?智创扬帆”等句中融入散文句式,打破传统赋体的板滞感。
通感修辞炼意
“咸水歌谣,酿成岁月一坛甜”以味觉写文化传承,“檐下雨痕,几滴家国肺腑言”以触觉喻历史伤痕,多重感官交织深化情感密度。
四、精神图腾的双重构建
容闳符号的当代诠释
赋中两次提及容闳:“洞开天眼惊涛外”赞其开拓精神,“古祠新馆传星火”强调其教育薪火,将历史人物转化为创新驱动的文化基因。
乡愁的辩证表达
突破怀旧窠臼,在“青砖旧瓦千年训”与“铁翼云帆九霄心”的对峙中,揭示“守正创新”的深层乡愁——非固守旧貌,而是让传统精神赋能现代发展。
五、城市书写的范式价值
渔村蜕变的样本意义
全赋以“屏”为眼:“小村如屏”言其地理屏障功能,“屏开万象”喻其文化包容性,最终升华为“山海怀抱,永葆赤子胸襟”的城市精神,为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提供诗意注脚。
全球视野的本土叙事
“敢向寰宇觅知音”的结语,将南屏置于全球化语境中,呼应开篇“星垂蛇湾”的宇宙视角,形成“本土-世界”的叙事闭环,彰显文化自信。
总结:此赋以骈俪为骨、意象为肉、精神为魂,在“渔舟智创”的辩证叙事中完成对南屏的立体塑形。其价值不仅在于用古典文体书写现代性,更在于构建了“历史记忆-现实蜕变-未来愿景”的三维城市诗学,为传统赋体注入当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