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拜石图及赏析

(2025-08-25 15:55:04)
标签:

诗联

文化

杂谈

美景

分类: 美丽中国

题拜石图及赏析

林承强

 

长揖奇峰晓露中,云衣竹影共虚空。

尘心未许玲珑透,却拜乾坤补宇铜。

 

以下是根据林承强先生诗作《题拜石图》及历史典故“米芾拜石”创作的诗画赏析:

一、诗作构图与意象解析

“长揖奇峰晓露中”

描绘米芾拱手拜石的经典场景,呼应历代《米芾拜石图》中人物躬身作揖的姿态。

“晓露”暗喻清晨的澄澈心境,象征米芾对奇石的虔诚与超脱世俗的纯粹痴迷。“云衣竹影共虚空”融合自然元素:画中常以竹石为背景,云纹衣袂暗指米芾宽袍大袖的飘逸形象。

“虚空”点出文人“以石悟道”的哲学境界,石之空灵与人之精神相通。“尘心未许玲珑透”“玲珑透”直指赏石“瘦、皱、漏、透”的审美标准,米芾曾因痴迷此类奇石被称“米癫”。

叹世人难参透石中天机,唯米芾以赤子之心敬石如师。“却拜乾坤补宇铜”“补宇铜”为全诗点睛:奇石乃天地造化所铸,如青铜补天般承载宇宙精气。呼应米芾“石兄足拜自写图”的癫狂,实则是对自然伟力的至高礼赞。

二、诗画互文的艺术深意

人物与石的共生关系

画作常以夸张手法表现人石对话,而诗中“共虚空”正暗合此境,人石交融于天地。

青铜意象的象征突破历代画作多以水墨素雅为主,诗人独创“补宇铜”意象,将石升华为补天遗鼎,赋予其浑厚的历史沧桑感,暗合宋人“石为天地骨”的哲学。

三、文化精神的当代回响

此诗延续了“米芾拜石”的核心精神——以物喻志,守望本真。画中米芾的疯癫实为对功利社会的叛逆,诗中“尘心未许”亦是对浮躁世风的批判。而“拜乾坤”之举,终成跨越千年的文化图腾。感谢林型浒老师提供画作

题拜石图及赏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