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霞浦望海楼及赏析

(2025-08-20 11:21:02)
标签:

旅游

美景

文化

杂谈

分类: 美丽霞浦

题霞浦望海楼及赏析

林承强

 

登楼俯仰观天地,千峰翠色,卅六景灵光,尽归栏槛;

照水流连映古今,万里涛声,十二时潮信,皆入窗棂。

 

这副林承强先生撰写的《题霞浦望海楼》对联意境宏阔,气象万千,融时空、动静、声色、古今于一炉,是登临题咏的佳作。以下为其赏析:

一、 时空浩渺,尽收眼底:俯仰天地与流连古今的壮阔意境

“登楼俯仰观天地”:开篇即点明登临之举。“俯仰”二字精妙,既指登楼后身体动作的上下环顾,更暗含《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哲思。一个动作,瞬间将读者带入至高远开阔的视域,天地尽在楼阁的环抱之中。“照水流连映古今”:下联以“照水”承接“登楼”,视线由高远转向平阔海面。“流连”二字饱含情感,暗示驻足之久、观赏之深。“映古今”则是点睛之笔,平静或汹涌的海面仿佛一面巨大的时空之镜,不仅倒映着当下的天光云影,更折射着历史的沧桑变迁。上下联首句共同构建起一个纵横捭阖的时空坐标系——空间上囊括天地,时间上贯通古今。

二、万象纷呈,皆入襟怀:浓缩山海胜景与永恒潮汐

“千峰翠色,卅六景灵光,尽归栏槛”:“千峰翠色”:以“千”状其多,以“翠”绘其色,远山如黛,层峦叠嶂,是静态的、苍莽的空间延展。霞浦多山,此景如在目前。“卅六景灵光”:霞浦素有“三十六景”之说(或虚指众多美景)。用“灵光”形容,赋予自然景观以灵性光辉,暗示其钟灵毓秀、传说典故之丰。“尽归栏槛”:此四字气势磅礴。无论多么辽阔的山色,多么神奇的景致,此刻都仿佛被这望海楼的栏杆所围拢、所吸纳。这是空间上的“收”,将无垠外景浓缩于方寸楼台,体现了“楼”作为观景主体的强大包容力和登临者的主宰感。

“万里涛声,十二时潮信,皆入窗棂”:

“万里涛声”:以“万里”极言海域之广,以“涛声”摹写海之动态与声响,是听觉的震撼。

“十二时潮信”:“十二时”即一昼夜,“潮信”指定时而至的海潮。此句精准捕捉了海洋永恒不息的律动——潮起潮落,日复一日,遵循着亘古不变的规律,是时间的具象化流淌。

“皆入窗棂”:与上联“尽归栏槛”对仗工稳,异曲同工。浩渺的涛声、永恒的潮汐,不再是外在的喧嚣,而是透过窗棂,清晰地传递到楼内人的耳中、心中。这是听觉上的“纳”,将宇宙的宏大节奏引入静谧的楼阁空间。

三、 动静相生,视听交响:楼阁作为观照宇宙的静默核心

整副对联形成了精妙的动静、视听对比:静 vs 动:楼(栏槛、窗棂)是静的支点、容器;峰峦(翠色)、光影(灵光)、波涛(涛声)、潮汐(潮信)则是充满生机与变化的动态存在。

vs 听:“翠色”、“灵光”诉诸视觉,“涛声”、“潮信”诉诸听觉。望海楼如同一个静默而强大的核心,以其存在的“静”,观照、吸纳、融汇着天地间无穷的“动”与“声”。它不仅是物理的建筑,更是精神观照的象征——人立于楼中,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四、 炼字精当,对仗工巧: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炼字:“俯仰”、“流连”、“尽归”、“皆入”等词精准传神,动作与情感兼备。“翠”、“灵”、“涛”、“潮”等字意象鲜明。

对仗:全联对仗极其工整严谨:

动词:“登”对“照”,“俯仰”对“流连”,“观”对“映”,“归”对“入”。

名词:“楼”对“水”,“天地”对“古今”,“千峰”对“万里”,“翠色”对“涛声”,“卅六景”对“十二时”,“灵光”对“潮信”,“栏槛”对“窗棂”。

数量词:“千”对“万”,“卅六”对“十二”。

空间词:“天地”对“古今”(时空相对)。

结句:“尽归栏槛”对“皆入窗棂”,结构、词性、意境皆丝丝入扣。

节奏:句式长短结合,由七言引入,继以四言铺陈,再以四言收束,节奏张弛有度,读来铿锵有力,气韵贯通。

五、超越景观,通达哲思:物我交融的永恒之境

此联不仅是对霞浦望海楼及周边山海胜景的生动描绘,更在写景中融入了深刻的宇宙意识和人生感悟:空间的超越:登楼一望,山海大观“尽归”、“皆入”,体现了人渴望把握无限宇宙的精神诉求,在有限的空间(楼)中实现了对无限空间(天地山海)的精神性占有。时间的感悟:“映古今”、“十二时潮信”,将当下瞬间的观感与永恒的时间长河相连。涛声依旧,潮信如约,历史在眼前的海面上重叠隐现,引发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深沉思考。物我的交融:人置身楼中(栏槛内、窗棂前),视觉与听觉的边界被打破,外在的宏大景象与内在的心灵体验融为一体(“尽归”、“皆入”),达到“天地入吾庐”、“万物皆备于我”的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

总结:林承强先生的这副《题霞浦望海楼》联,以如椽巨笔,挥洒出登临霞浦望海楼的极致体验。它时空交织(天地古今),万象包罗(峰峦、光影、涛声、潮汐),动静相宜(楼静景动),视听交响(翠色灵光对涛声潮信),炼字精准,对仗工绝。更可贵的是,它超越了单纯写景,在“尽归栏槛”、“皆入窗棂”的豪迈宣言中,升华为一种囊括宇宙、思接千古的哲学境界,生动诠释了“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的登临真谛,堪称题咏楼阁联中的神品。此联悬挂于霞浦望海楼,不仅为楼增辉,更使观者能循着文字,与作者一同领略那动人心魄的山海大观与深邃哲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