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霞浦柏洋葡萄园及赏析
(2025-08-15 08:59:01)
标签:
诗联文化杂谈美景 |
分类: 美丽霞浦 |
题霞浦柏洋葡萄园及赏析
林承强 撰
柏翠花馨,松峰吐绿凝朝露;
洋清果硕,葡架飘香醉晚霞。
以下是对林承强先生所撰霞浦柏洋葡萄园楹联的赏析,结合地域特征与艺术手法进行多维度解读:
一、双重视角:自然生态与人文丰收的时空交融
晨曦生态图卷(上联),“柏翠花馨,松峰吐绿凝朝露”,以“柏翠”“松峰”勾勒柏洋乡山地特征(平均海拔440米),"凝朝露"暗合高山多雾湿润气候对葡萄糖分的淬炼。"吐绿"一词拟人化,呼应霞浦“山海交响”的生态基因。暮色产业画卷(下联)“洋清果硕,葡架飘香醉晚霞”,“果硕”实证柏洋葡萄产业规模,“醉晚霞”既描摹霞浦滩涂光影特色,又隐喻丰收的沉醉感,与当地“云上柏洋·诗韵葡香”文旅活动形成互文。
二、艺术技法:地名嵌字与感官通感的妙用
鹤顶格嵌名:首字“柏”“洋”直接点题,强化地域标识,与林承强其他柏洋诗联(如“笔架高峰千尺绿,桃花大岭万株红”)手法一脉相承。多重感官交织:“翠”“绿”视觉、“馨”“香”嗅觉、“醉”味觉通感,立体化呈现葡萄园的蓬勃生机,类似其“笑声满岭葡枝啼喜鹊”的欢愉意境。
三、地域精神:产业特质与文化符号的凝练
科技助农的暗喻,“葡架”象征现代化种植体系,呼应柏洋乡自动化滴灌、电力保障等科技助农实践,与“致富园中,青枝丽质放清香”的产业抒写形成对话。红色沃土的传承,“松峰”暗含革命老区意象(柏洋为闽东革命根据地,存有许旺烈士纪念园),将绿色生态与红色基因并置,深化土地人文厚度。
四、审美价值:色彩韵律与时空闭环的诗意建构
色彩对仗:“翠绿—清霞”形成冷暧色调碰撞,再现霞浦“滩涂调色盘”美学特质。时间闭环:上联“朝露”启晨,下联“晚霞”收暮,暗合葡萄生长周期,呼应“高山晚熟葡萄黄金产区”的物产特质,完成从自然馈赠到产业荣光的升华。
结语:楹联中的柏洋文化密码,此联浓缩柏洋乡三重维度:地理(高山气候)、产业(葡萄经济)、文化(山海诗韵)。其精妙在于将“凝朝露”的科学理性与“醉晚霞”的诗性浪漫相融,成为“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学注脚——恰如联中“松峰”与“葡架”的并立,既是传统的守望,亦是现代的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