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钟(折枝诗)晦明格及赏析

(2025-08-01 11:25:20)
标签:

美景

诗联

文化

杂谈

旅游

分类: 格律诗和楹联

诗钟(折枝诗)晦明格及赏析

——“松、城”晦明格

林承强

 

第一联:松明城暗

松涛卷壑吞边月;

雉堞连峰隐戍云。

 

注:

明嵌:“松”字直出,以“涛”显其磅礴之势。

暗嵌:“雉堞”(城垛)代指城,“戍云”暗喻边关战云,呼应“城”的防御意象。

 

第二联:城明松暗

城头画角吹霜裂;

涧底虬枝负雪擎。

 

注;

明嵌:“城”字直出,以“画角”添肃杀之气。

暗嵌:“虬枝”喻松,用“负雪擎”暗扣松的坚韧,典出《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第三联:松明城暗

松针绣破青天幕;

烽燧熔沉赤日轮。

 

注:

明嵌:“松”字直出,“针”字显其锐利形态。

暗嵌:“烽燧”为古代城防信号系统,代指城池。

 

第四联:城明松暗

城门夜雨浮金柝;

石罅苍鳞化玉龙。

 

注:

明嵌:“城”字直出,“金柝”(刁斗)强化军事意象。

暗嵌:“苍鳞”指松树皴皮,“化玉龙”暗用松枝如龙形。

 

第五联:松明城暗

松根咬定秦砖骨;

堞影斜分汉瓦霜。

 

注:

明嵌:“松”字直出,“咬定”显其扎根之深。

暗嵌:“堞影”(城垛投影)、“秦砖汉瓦”以历史符号代城。

 

 

林承强“松、城”晦明格诗钟赏析:

晦明格是诗钟创作中的一种特殊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将两个题字分别以“明嵌”和“暗嵌”的方式融入联句。

刚柔相济,意境浑成

诗钟,被誉为“文学的微型盆景”,以其精巧的构思、严谨的格律和深邃的意境著称。晦明格作为诗钟中颇具挑战性的一格,要求将两个题字分别以“明嵌”与“暗嵌”的方式巧妙融入联句,一显一隐,相映成趣,考验着创作者的文字功底与艺术匠心。林承强先生所撰“松、城”晦明格五联,便堪称此中佳构。这五联作品不仅严格遵循了晦明格的体式要求,更在意境营造、意象选择与情感抒发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展现了松之刚劲不屈与城之雄浑稳固的完美结合,读来令人击节赞叹。

一、明嵌精准,暗嵌无痕:技法之妙

晦明格的核心在于“明”与“暗”的辩证统一。林先生此五联,在这一点上做得极为出色。 “明嵌”题字,如“松涛卷壑吞边月”之“松”,“城头画角吹霜裂”之“城”,均直接点出,如奇峰突兀,醒目而不突兀,成为联句的视觉与意义焦点。这些明嵌之字,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前后文辞紧密相连,共同构成生动的意象。例如“松涛”二字,不仅明点“松”,更以“涛”字赋予静态的松树以动态的磅礴气势,仿佛能听见松风在山谷间呼啸奔涌。 “暗嵌”则更为精妙,要求不直接出现题字,却能通过描绘相关的物象、场景或运用典故,让读者自然联想到题字。林先生在“城”字的暗嵌上,多选取“雉堞”、“戍云”、“烽燧”、“堞影”、“秦砖汉瓦”、“金柝”等与城池防御、军事、历史相关的意象,这些意象本身就是“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象征符号,使得“城”的意境在不言之中凸显出来。如“雉堞连峰隐戍云”,“雉堞”即城垛,直接指向城墙;“戍云”则点出了城的军事属性和边关的苍茫氛围,“城”的形象虽未显形,却已深植读者心中。对于“松”字的暗嵌,“虬枝”、“苍鳞”、“涧底”、“石罅”等词语,或状其形态(虬枝如龙、皮如苍鳞),或言其生长环境(涧底、石罅),无不指向松树坚韧不拔、形态古雅的特性。这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暗嵌技巧,使得联句更添含蓄蕴藉之美。

二、意境雄浑,气象万千:诗境之阔

林先生的这五联诗钟,不仅技法娴熟,更在境界上追求高远。无论是松还是城,都被置于宏大的时空背景下进行描绘,营造出雄浑壮阔、苍茫深邃的意境。 “松涛卷壑吞边月”,一个“吞”字,将松涛的气势推向极致,仿佛连山月都能被这松涛所裹挟、吞没,展现出一种原始的、不可阻挡的生命力。“雉堞连峰隐戍云”,则以“连峰”为背景,将城的雄姿融入山川,“隐戍云”更添几分神秘与苍茫,边关的辽阔与肃穆扑面而来。“松针绣破青天幕”,想象奇绝,以松针之细小,竟敢“绣破”青天,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赋予松树以顶天立地的气概。“烽燧熔沉赤日轮”,则将烽燧的警示与落日熔金的壮丽景象相结合,时空仿佛在此刻凝固,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这些联句,无不透出一种雄浑的阳刚之气,展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与深邃的历史感。

三、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意蕴之深

松,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格;城,则代表着守护、防御与秩序。林先生将这两个意象巧妙结合,使得联句在雄浑大气之外,更蕴含了刚柔相济的人文内涵。 “涧底虬枝负雪擎”,以“虬枝”状松之形态,以“负雪擎”言其精神。一个“擎”字,写出了松树顶风冒雪、顽强支撑的刚毅品格,暗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千古名句,赋予松树以人格化的坚韧。“石罅苍鳞化玉龙”,“苍鳞”形容松树老皮,本已苍老,但“化玉龙”的想象,则瞬间赋予其腾飞的动感与神韵,展现了老松不老、生机暗藏的奇绝。而“城”的意象,如“城头画角吹霜裂”、“城门夜雨浮金柝”,则充满了肃杀的军事气息与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松之刚,在于其不屈的生命力;城之刚,在于其稳固的防御。然而,松亦有其“咬定秦砖骨”的柔情与执着,城亦有其“堞影斜分汉瓦霜”的历史温情。松与城,一自然一物化,一柔韧一雄浑,相互映衬,刚柔相济,共同构筑了联句丰富的情感层次与深刻的文化意蕴。

四、炼字炼句,诗味醇厚:语言之美

诗钟创作,于字句间见功力。林先生在遣词造句上,可谓字字珠玑,力求精准生动,富有表现力。 动词的运用尤为精彩:“吞”边月、“隐”戍云、“吹霜裂”、“负雪擎”、“绣破”天幕、“熔沉”日轮、“咬定”秦砖、“斜分”汉瓦、“浮”金柝、“化”玉龙,这些动词不仅准确描绘了物象的动态,更赋予了诗句以强烈的画面感和冲击力,使得静态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 意象的选择也极具匠心,“松涛”、“边月”、“戍云”、“画角”、“霜裂”、“虬枝”、“雪擎”、“烽燧”、“赤日轮”、“秦砖汉瓦”、“金柝”、“苍鳞”、“玉龙”等,都是古典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经典意象,林先生将它们巧妙组合,赋予新意,使得联句既典雅蕴藉,又不失雄浑气象。此外,对仗的工整也是诗钟的基本要求。这五联在词性、结构、平仄上都力求工稳,如“松涛卷壑”对“雉堞连峰”,“松针绣破”对“烽燧熔沉”,“秦砖骨”对“汉瓦霜”,不仅形式上对称美观,内容上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林承强先生的这五首“松、城”晦明格诗钟,无疑是成功的佳作。它们不仅严格恪守了晦明格的创作规范,展现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更在意境营造、情感抒发和语言锤炼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五联之中,松的风骨与城的气象交相辉映,刚柔相济,意境浑成,既有金戈铁马的雄浑,又有松风明月的雅致,堪称诗钟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与回味。(“松、城”指霞浦县松城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