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楹联作品(六)及赏析

(2025-07-12 11:42:53)
标签:

诗联

文化

杂谈

分类: 美丽中国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楹联作品(六)及赏析

林承强

 

朔烽烟十四载,血荐轩辕,八秩长铭英烈志;

擎赤帜万千程,肩担大义,九州永续太平春。

 

以下是对这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楹联的赏析,结合其历史内涵、艺术手法与精神价值进行结构化解读:

一、历史纵深与时空张力

朔烽烟十四载,开篇以(追溯)字统领,点明抗日战争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岁月(1931-1945),浓缩了中华民族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的血火历程。血荐轩辕 化用鲁迅诗句(《自题小像》),以轩辕象征华夏文明,彰显英烈以血肉之躯祭献民族的壮烈,呼应了抗战中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八秩长铭英烈志八秩(八十年)凸显纪念意义,强调历史记忆的传承价值。长铭二字厚重如山,既是对福州书画展中以艺术镌刻历史创作理念的呼应,也暗合四川方志所载精神不灭、气节长存的抗战精神内核。

二、意象升华与时代使命

擎赤帜万千程赤帜象征中国共产党引领的抗战旗帜与复兴之路,字展现主动担当的力度,暗喻党作为中流砥柱的历史地位。万千程则跨越时空,从抗战烽火延伸至今日民族复兴征程,与福州展览中绘就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长卷形成互文。肩担大义,四字铿锵有力,浓缩了全民抗战的集体意志。既契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如川军死字旗故事),也暗扣少儿作品以稚嫩笔触镌刻历史的代际传承。

三、艺术匠心与结构精妙

对仗与音韵,时空对照:上联十四载(历史)对下联万千程(未来);血荐轩辕(牺牲)对肩担大义(担当)。数字点睛:十四载”“八秩”“万千程”“九州形成数字矩阵,强化历史厚重感。平仄布局:上下联仄起平收,尾字(仄)与(平)呼应,声调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象征与意境,末句九州永续太平春喻和平,突破传统悲情叙事,呼应湘潭展览中绘画作品再现艰辛与希望的创作导向。同时,太平春烽烟形成强烈反差,凸显珍爱和平的主题,暗合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纪念宗旨。

四、精神价值与当代共鸣

此联将抗战精神具象化为三重维度:铭记(朔烽烟/铭英烈) 传承(擎赤帜/担大义) 开创(永续太平春),完整诠释了从历史的回响中汲取新征程力量的时代命题,与全国各类纪念活动中激发奋进力量的核心目标深度契合。

结语:这副楹联堪称抗战精神的诗化丰碑。它以史笔为骨、热血为墨,在尺幅间熔铸了八十年民族记忆,更以太平春的愿景昭示:英魂守护的山河,终将在复兴路上绽放永恒春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