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奴娇·缅怀英烈(依苏轼体)》及赏析

(2025-07-10 10:59:54)
标签:

诗联

文化

杂谈

分类: 美丽中国

《念奴娇·缅怀英烈(依苏轼体)》及赏析

林承强

 

烽烟消散,忆当年、烽火连天如狱。敌寇凶狂烧杀掠,华夏生灵涂戮。淞沪硝烟,南京血案,惨状惊心目。英雄驱寇,噬倭拼杀疆陆。

 

遥想八载征程,万千忠骨,浩气冲霄谷。弹雨枪林无所惧,只为山河盈绿。岁月悠悠,英魂不朽,史册留芳馥。今朝华夏,复兴之路驰逐。

 

这首《念奴娇·缅怀英烈》以深沉的历史视角和壮阔的意象,展现了抗战时期的民族苦难与英烈精神。以下从意象运用、情感表达、历史关联三个角度进行赏析:

一、意象交织:战争惨烈与英雄气概的碰撞

烽火炼狱,上阕以烽烟消散,忆当年、烽火连天如狱开篇,通过烽烟”“连天如狱的视觉化意象,重现战火肆虐的场景,与苏轼《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浑笔法异曲同工。而南京血案”“淞沪硝烟等具体历史事件,直指民族创伤,强化了词作的写实性。英雄群像,噬倭拼杀疆陆以简练的动词勾勒战士的果敢,呼应文天祥《念奴娇》中千古冲冠发的悲壮。下阕弹雨枪林无所惧则以动态画面展现无畏精神。

二、情感脉络:从悲怆到复兴的民族史诗

沉痛与控诉,敌寇凶狂烧杀掠以排比式揭露侵略暴行,情感激越如辛弃疾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的兴亡之叹。而惨状惊心目直抒胸臆,强化了民族苦难的集体记忆。崇敬与传承,下阕万千忠骨,浩气冲霄谷浩气象征精神不朽,呼应抗战诗词中英雄血遍洒的集体献身叙事。结尾复兴之路驰逐将历史与现实勾连,展现对英烈精神的继承,类似苏轼人生如梦后的旷达升华。

三、历史纵深:怀古词传统与现代意识的融合

时空交叠的书写,全词以忆当年开启历史回溯,以今朝华夏收束于现实,结构上借鉴了辛弃疾吊古伤今的经典范式,同时融入复兴这一现代性主题,赋予传统词牌新的时代内涵。民族精神的诗化表达,通过英魂不朽,史册留芳馥等句,将个体牺牲升华为集体记忆的永恒。

总结:此词融合了怀古词的雄浑格调与抗战史诗的悲壮底色,既继承了苏轼、辛弃疾等人借古抒怀的传统,又通过具体历史事件与复兴主题的注入,完成了对民族精神的现代诠释。其意象的冲击力与情感的递进性,使其在当代爱国诗词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