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楹联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贺联及赏析
(2025-06-20 08:28:40)
标签:
旅游美景诗联文化 |
分类: 宁德市风景篇 |
福鼎市楹联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贺联及赏析
林承强 撰
桐江流对韵,三届诗风扬国粹;
太姥绽联花,两行墨迹润民心。
以下是对贺联“桐江流对韵,三届诗风扬国粹;太姥绽联花,两行墨迹润民心”的赏析,结合地域文化、艺术手法及创作背景综合分析:
一、地域意象的巧妙融合
“桐江”与“太姥”,上联以福鼎母亲河“桐江”开篇,下联借当地名山“太姥山”呼应,二者构成鲜明的地域坐标。桐江的流动感暗喻楹联声韵的绵延不绝,太姥山的巍峨则象征楹联文化的厚重根基。艺术手法:以山水为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交融,凸显“人杰地灵”的创作土壤。“流对韵”与“绽联花”,“流”字赋予楹联音律以动态美,如江水奔涌;“绽”字则描绘楹联如繁花盛放,展现学会三届以来的创作繁荣。动静结合,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意境。
二、数字与内涵的深度呼应
“三届”的里程碑意义,明确点明福鼎楹联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的节点,强调学会承前启后的阶段性成就。“诗风扬国粹”直指学会弘扬传统的使命,呼应福建省内楹联组织“振兴国粹”的普遍宗旨。“两行墨迹”的精炼表达,以“两行”代指楹联文体特征(上下联结构),同时“墨迹润民心”揭示创作初心:以雅俗共赏的文字服务大众。此句暗合中国楹联学会“文化惠民”的核心理念。
三、创作背景的深层映射
地域文化传承的缩影,联中“桐江”“太姥”等意象,与福鼎市楹联学会其他作品一脉相承,体现闽东地区对本土名人的推崇及山水文化的深耕。时代使命的彰显,“扬国粹”“润民心”二词,精准呼应中国楹联学会倡导的“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方向,凸显地方学会在文化普及与艺术提升中的双重角色。
四、艺术价值的凝练升华
对仗工巧:“桐江”对“太姥”(地名),“流”对“绽”(动词),“对韵”对“联花”(文体意象),工整中见灵动。虚实相生:上联实写学会活动(三届诗风),下联虚写文化影响(润民心),由实入虚,升华主题。雅俗共赏:语言既含“国粹”之雅致,又具“民心”之朴实,契合楹联“从书斋走向民间”的现代转型。
结语:一副贺联的多维价值。此联不仅是会议贺礼,更是地域文化的诗性铭刻——它以桐江之水、太姥之花为墨,书写了福鼎楹联人三届以来的坚守与创新。其艺术成就在于:以山水铸魂,以数字铭史,以墨迹连民心,完美诠释了“联从地生,情为民抒”的创作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