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调歌头·霞浦上村古韵新辉》及赏析

(2025-06-12 09:29:50)
标签:

旅游

美景

诗联

文化

分类: 美丽霞浦

《水调歌头·霞浦上村古韵新辉》及赏析

林承强

 

驰誉上村美,畲寨隐幽芳。

双溪交汇如画,花影映斜阳。

古厝青砖黛瓦,承载千年故事,岁月韵悠长。

唐韵遗风尚,清梦绕雕梁。

 

红旗展,忠烈记,志轩昂。

杯溪暴动,革命星火映山乡。

畲药广施兴业,助力乡村繁盛,福地绽华光。

且看今朝景,碧野尽飘香。

 

以下是对《水调歌头·上村古韵新辉》的赏析,结合词作内容与古典诗词的创作手法,分四个维度解析其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一、双重视角交织:自然与人文的时空对话

地理意象的层叠美,“双溪交汇如画,花影映斜阳”以水墨笔法勾勒空间布局,溪流动态交汇与静态花影形成动静相宜的画卷,暗合古典山水诗的“以景起兴”传统(如苏轼“明月几时有”借月抒怀)。建筑承载历史记忆,“古厝青砖黛瓦,承载千年故事”将建筑拟人化,“青砖黛瓦”的视觉质感与“千年故事”的时间纵深结合,延续了辛弃疾“看剑引杯长,吊古论兴废”的怀古笔意,凸显畲寨作为文化容器的厚重感。

二、革命精神的意象化书写

红色符号的象征转化,“红旗展”“杯溪暴动”以具象物象指代革命历程,借鉴《水调歌头》词牌常有的豪放气韵(如辛弃疾“千骑云屯平野”的战场恢弘),却创新性融入地域革命史——“星火映山乡”以燎原之火隐喻斗争精神,呼应“革命星火”的集体记忆。

三、民族元素的现代性重构

畲族文化的基因延续,“畲寨隐幽芳”“畲药广施兴业”中,“幽芳”既指自然花香,亦喻少数民族文化的隐逸之美;而“畲药兴业”将传统医药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体现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路径。古今交融的审美张力,“唐韵遗风尚”与“福地绽华光”形成时间对仗:唐风遗韵指向文化根脉,“华光”则投射当代振兴成果,类似苏轼《水调歌头》中“人间”与“琼楼玉宇”的虚实对照,此处更侧重古今辉映的现实意义。

四、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振兴图景

收尾的感官通感艺术,末句“碧野尽飘香”以视觉(碧野)与嗅觉(飘香)通感收束全篇,既呼应开篇“花影映斜阳”的自然意象,又以“尽”字强化全域繁荣的意境。这种“香”不仅是稻花香、草药香,更是文化自信之香,与李清照“水调歌头”中暗喻家国之思的“香”形成时代性对话。

赏析总结:三重叙事维度

空间叙事:双溪古厝(地理载体) 畲药兴业(产业赋能)

时间叙事:唐韵雕梁(历史纵深) 今朝碧野(当代图景)

精神叙事:忠烈星火(革命记忆) 福地华光(振兴愿景)

此词深得《水调歌头》词牌“刚健含婀娜”的精髓(如苏轼“起舞弄清影”的哲思),更创新性植入畲族文化基因与乡村振兴主题,在青砖与红旗、药香与星火的意象碰撞中,完成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诗意礼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