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江红福宁端午节(依柳永体)

(2025-05-27 10:01:58)
标签:

旅游

美景

诗联

文化

分类: 美丽霞浦

满江红 福宁端午节(依柳永体)

林承强

 

渔港端阳,锣鼓响、千竞渡。

看浪里,龙舟飞掠,势如鹏翥。

桨破云涛惊宿鹭,旗扬沧海驱邪雾。

正此时、瑞气满金滩,欢声聚。

香蒲挂,驱鬼鼠。

雄黄洒,瘟神惧。

醉诗魂画韵顿成佳趣。

菅粽飘香畲梦远,海鲜滋体乡情驻。

福宁府、旧俗永传承,千秋固。

 

《满江红·福宁端午节》赏析:这首词以柳永词风为体,生动展现了福建福宁地区端午节庆的独特风貌与深厚文化内涵。以下从多角度进行赏析:

一、主题与意象的交融

词作紧扣端午传统习俗与海洋文化特色,将“龙舟竞渡”“驱邪纳吉”等经典意象与渔港风情巧妙融合。上片“千舟竞渡”“龙舟飞掠”以动态画面呼应各地龙舟赛的盛况,而“桨破云涛”“旗扬沧海”的夸张笔法,既凸显竞渡气势,又暗含渔民征服海洋的豪情。下片“香蒲挂”“雄黄洒”则化用记载的驱瘟习俗,赋予传统民俗地域化表达。

二、地域特色的深度挖掘

词中巧妙植入福宁渔港文化符号:“菅粽飘香”以特色饮食彰显闽东食俗,“海鲜滋体”暗含海洋经济特质,“畲梦远”则暗指当地畲族文化交融。这种将端午节俗与渔港生活、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写法,呼应“非遗文化融合”的时代特色。

三、词体结构的匠心布局

依柳永体铺叙展衍的特色,上片以宏大写景构建节庆空间:从听觉(锣鼓响)到视觉(龙舟飞掠),由近及远铺展“浪里-云涛-沧海”的立体画面,收束于“瑞气满金滩”的祥瑞意象。下片转写民俗细节,通过“挂---驻”四组动词链,将驱邪仪式、饮食文化、乡土情结层层递进,最终以“千秋固”升华文化传承主题,结构严谨。

四、文化记忆的双重书写

“旧俗永传承”句体现对传统的守护,与强调的“文化基因”形成互文。而“畲梦远”“乡情驻”则暗含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存续命题,使作品超越单纯节令描写,具备文化人类学视野。这种历史纵深感的营造,与纪录片《满江红》通过细节折射时代风云的叙事策略异曲同工。

五、语言风格的雅俗共济

既保留“鹏翥”“云涛”等典雅词汇,又融入“鱼丸”“菅粽”等方言俗语,形成文白相生的语言张力。“驱鬼鼠”“瘟神惧”等俚俗表达,生动再现民间信仰的质朴,恰如“以俗为雅”的特质,使作品兼具文学性与民俗志价值。

此词通过多维度的地方性书写,将端午节俗转化为文化认同的载体,在“千竞渡”的动感与“旧俗永传”的静思间,完成对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融合的诗意呈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