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对联赏析

标签:
旅游美景诗联文化 |
分类: 美丽中国 |
《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对联赏析
林承强 撰
三杰凌霄,六舱聚首,河山同仰望,千次攻关终不辍;
百年追梦,廿号问天,星月共窥觇,万英接力更无前。
对联赏析:
一、立意与时代主题。此联以中国航天里程碑事件“神舟二十号发射”为核心,紧扣“航天强国”与“百年追梦”的宏大叙事。上联聚焦飞船突破性成就(“三杰凌霄”指三位航天员,“六舱聚首”暗喻空间站组合体),下联回溯历史纵深(“百年追梦”呼应近代以来科技复兴之路),时空交织,展现中国航天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
二、对仗与结构精妙:数字对仗工巧:“三杰”对“百年”、“六舱”对“廿号”、“千次”对“万英”,以递进数字串联航天事业的代际传承与规模拓展,形成强烈节奏感。虚实相生:上联实写发射场景(“河山同仰望”具象化全民瞩目),下联虚拓宇宙视野(“星月共窥觇”拟人化天体见证),虚实结合,意境恢弘。
三、用典与象征:“攻关”“接力”:化用科研术语,既体现航天工程的协作性,又暗喻“愚公移山”的民族精神。“窥觇”:古语今用(《说文》:“觇,窥也”),赋予星月以“主动观察”的灵性,凸显人类探索宇宙的双向互动。
四、情感与精神升华。末句“万英接力更无前”为全联点睛:“万英”:囊括无数无名科研工作者,强调集体奋斗;“更无前”: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宣告中国航天永不止步的决心,呼应“千次攻关终不辍”的坚韧,形成闭环式精神宣言。
五、艺术与科技融合。对联将传统楹联形式与现代科技主题完美结合:符合“仄起平收”规则,意象选择兼顾科学理性(飞船、舱体)与浪漫抒情(星月、河山),实现“硬科技”的“软表达”。
总结:此联以精炼语言浓缩中国航天史,既有“一飞冲天”的豪迈,又有“积跬步至千里”的哲思,堪称科技题材对联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