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闽东邹鲁”的独特魅力(联)

标签:
旅游美景诗联文化 |
分类: 美丽霞浦 |
霞浦——“闽东邹鲁”的独特魅力(联)
林承强 撰
江边磨石坑,七尺身高吹武曲;
塔下留云洞,万贤眼阔喜文洋。
简介:联含霞浦江边、磨石坑、七尺、武曲、塔下、留云寺、万贤和文洋等八个地名。
这幅对联以霞浦的“磨石坑”和“留云洞”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当地的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同时暗含文武相济的传统文化意象:
1. 上联:江边磨石坑,七尺身高吹武曲
自然风光:
“磨石坑”可能指霞浦杨家溪畔的玄武岩地貌,流水经年冲刷形成坑洞,江石嶙峋,气势雄浑。
文化隐喻:
“七尺身高吹武曲”化用“武曲星”典故,既形容巨石如武士巍然矗立,又暗喻霞浦历史上抗倭戍边的尚武精神(如明代大京古城屯兵遗址)。
2. 下联:塔下留云洞,万贤眼阔喜文洋
人文景观:
“留云洞”实指霞浦三沙留云寺(又名“留云洞”),依山面海,云雾缭绕,洞窟与佛塔相映,素有“闽东小普陀”之称。
文风积淀:
“万贤眼阔”既描摹洞窟开阔如贤者凝望,亦呼应霞浦文风鼎盛(如清代“万贤祠”崇祀名儒),而“文洋”则暗指东海之滨的文昌气象,如霞浦籍历史名人游朴等文人辈出。
霞浦风光的整体意境
对联通过“武曲”与“文洋”的对比,将山海之壮美(磨石坑的刚健)与人文之灵秀(留云洞的深邃)结合,展现霞浦作为“闽东邹鲁”的独特魅力——既有东海潮涌的豪迈,又有禅意书香的诗性,恰如当地滩涂光影与渔耕文化共生的画卷。